第六十四章 天災(2 / 2)

漸漸地,巨獸的兩根長角已經長在了一起,變成了大樹的模樣,分叉的枝幹就是樹木的分支。

意識海中,周身散發藍色黃色和淡青色光芒的張若,正負手看著越來越完善的星體模型。

經過將近千年的時間,行走在這顆星體上,巨獸每一次走過的道路,張若都會散發出龐大的神魂之力,掃描這顆星體的樣貌組建模型。

在這麼漫長的時光裏,張若控製的巨獸身軀每一個跨步都是千萬米之遙,卻還是沒有走遍這個世界。

此時搭建出來的模型,也隻是剛剛形成一顆模糊的球體,可以看清的隻有一塊龐大的海洋,其中散布的零星的小片的陸地。

這個模型實時的反饋現實中的場景,隕石落地,海嘯掀起,陸地相撞,種種場景都可以看到。

注視著星體的不完全的模型,張若不斷的根據現實中變換的陸地進行著推算。

張若想要在這個一直成長的星體中,找到一個可以穩定下來的堅固的地點。

巨獸身軀的成長極限,在萬米左右,如果算上是身軀三倍高度的長角,整個高度已經可以達到四萬多米了。

這樣的高度,已經是可以說是非常高了,張若都有點擔心,到時候的重力可能會壓垮巨獸的身軀。

就算是這樣的高度,在距離天空中的那雜質灰塵層,還是有著遙遠的距離。

所以,張若在尋找堅固的地點,想要人工製造出可以延伸到天空的高台。

一直在行走的巨獸,躲避著天災,散發出去的神魂之力不斷的掃描。

想要搭建可以高聳到天空的高台,那所需要的地基也有著特殊的要求,擁有這樣承載能力的陸地可不好找。

一直在吸收海洋中的養分成長的巨獸,每一步走出去,都掀起巨浪,踏碎陸地。

如果海洋中和陸地上有著生物,那張若的巨獸身軀,此時就是這些生物的天災。

可惜的是,張若這麼漫長的時間裏,也沒有發現有規模的生物群體存在,隻是偶爾的在某個夾縫中看到零散的幾隻微小的生物。

這些生物極其微小,身體的構造也非常簡單,扁平的身體,半透明的略微有些堅硬的甲殼,幾十對的足類肢體。

這個星體上還存活的生物,已經退化到了原始的狀態,也隻有這樣的狀態,才可以存活在這個惡劣的環境內。

沒有將這些原始的生物放入長角上的生物空間內,巨獸頭頂上長角的空間內的生物更加的豐富多彩,經過張若這麼多年的引導,已經有了五百多的種類了。

每一次的雷霆劈落火焰燒灼,張若都有意識的將每個種類的種子收集起來,讓他們躲藏到長角的深處,避免災難。

然後等災難過去之後,在重新出來,繁衍生息。

有著這樣多的種類,張若對於這些弱小的原始的生物並不看在眼中。

延續生命的物種已經足夠了,並不需要再添加,更不需要這種原始的低級生物。

宛如是行走的天災的巨獸踏著岩石,平靜的看著翻騰的海水,那是海底的火山噴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