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相聲有個規矩叫拜師,跟著師父做學徒,一點點地言傳身教,學習說學逗唱等各種技藝。隻有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舞台上遊刃有餘;許多美發大師,一開始都在店裏做學徒,洗頭、洗毛巾、掃地,人都說做理發的要吃三苦——站得、累得、餓得,正是一點點地潛心習學,才有了在發藝上的登峰造極;一個球員想要球技出神入化,首先要打好基礎,從學徒做起,吸取其他成功的老隊員的經驗,虛心聽從教練的指導,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有賽場上的瀟灑自如。人不能沒有理想,但人也不能光空想,學徒的經曆就是在為你裝載基礎知識和技能,就是在為你的理想積累籌碼。所以,無論做什麼事,隻有從“學徒”做起,才能穩紮根基,長成巨樹。
有人問台塑公司的董事長王永慶:“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他回答說:“刻苦耐勞,從基層做起。”在台塑招聘員工時,即使是大學畢業生,也得接受為期六個月的輪班訓練,這就是要養成他們的“學徒的精神”。並且凡是受訓人員,都必須從打包、搬運、保養等最基層的工作做起,這一切無非是要訓練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並且培養堅實的基礎,要他們做一個好“學徒”。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學徒精神”呢?
第一、端正自己的態度。
端正態度很重要,它是我們邁向自己預見結果的關鍵起始點。我們應當謙虛謹慎地接受他人意見,打好基礎,然後一層層壘起高樓。著名的美國體壇明星“飛人”邁克爾·喬丹談到自己的成功之路時說:“循序漸進是成功的唯一途徑。一個目標的實現就會引出另一個新的目標,隻有這樣,你才會走向成功。”
第二、先做好眼下的事。
很多人都是心比天高、眼比天高,他們有無數的夢想和不計其數的計劃,然而事到臨頭,他們卻搞得一團糟,不知道先做哪件事。這是做大事者的忌諱。不錯,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都等著我們去做,但一定要理順思路,列好順序,事要一件一件做。
第三、先做好,再做精。
有人瞧不起擦桌子、掃地的活,殊不知,把擦桌子等簡單活做到極致便是絕技,很多人就是憑著這些簡單的“絕技”起家的,這就叫能力!能力並不僅僅體現在那些高難度、高強度、高技術含量的工作上。在任何事情上,我們都可以彰顯出自己的實力。
“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就紮紮實實地打好自己的基礎吧!做學徒工,不僅不是丟人的事,而且是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