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1〗第六章讓價值成為位置的堅實後盾 〖BT2〗1.掌握度,巧妙展示自己的價值
愚人節在中國已經家喻戶曉。在10多年前,還很少有人知道它。
中國人首次接觸愚人節這概念,是因為上世紀的一場愚人節策劃。就是這麼一次深刻的接觸,不得不讓國人對它“難以忘懷”。
〖HTF〗16年前,口碑極好的《中國青年報》,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策劃了一起與眾不同的“愚人節”方案,以此製造點“賣點”。
他們製作了整整一個版麵的愚人節的特刊。而此特刊一發布,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裏麵有19條聳人聽聞的“新聞”。“新聞”宣稱:北京市政府把前門樓子賣了;國家計生委宣稱博士生允許生兩胎;青島市家家擰開水龍頭就能喝到新鮮啤酒等。其中最誇張的當屬“世紀嬰兒”。“新聞”稱,在2000年0點整出生的嬰兒,將同時得到聯合國下發的“世界公民護照”,擁有這個護照的嬰兒及其母親,在任何時間都可以暢行於世界各地,求學、居住;嬰兒從出生一直到去世,每年都可領取聯合國發放的2萬美元津貼,並終身免費享有世界26家著名廠商提供的產品。
這是不是很有創意?編輯們展示了他們非凡的才華,這次策劃會不會成功?也許你會很肯定地說“會”,因為編輯們所作的太作吸引力了,而且這是在愚人節開的玩笑,合了天時。可是,事實上我們和編輯都猜錯了。
後來,盡管編輯們為了提示大家這是假新聞,特地加大了標題“說得跟真的似的”來解釋這些是假新聞,這些爆炸性的新聞,還是在中國讀者群裏炸開了鍋。街頭巷尾議論的都是這些新聞。批評家們耍起了筆杆,波瀾更是卷到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編輯們的“佳作”,確實掀起了軒然大波,造成了轟動,可是他們沒想到嚴重的後果。他們不僅被撤銷了職務,還記了行政大過。愚人節,愚了人,還把自己也愚了進去,他們本以為給報社更美好的前景,增光添彩,可是做過了頭,得到的隻不過是一個苦果。〖HT〗
其實“愚人節”的策劃是個很不錯的創意,隻是編輯們沒有把握好尺度,才會將一個好創意搞砸了。同樣是愚人節的策劃,國外的兩家公司卻做出了另一種局麵。
〖HTF〗1997年,德國寶馬以“趕走動物的汽車”為主題策劃了一場“愚人節”營銷。他們宣稱,自己研製出了一種能發出超聲波的新型汽車,如果有動物在路上擋道,汽車所發出的超聲波就能把動物趕走;1998年,愛爾蘭著名啤酒公司健力士也在愚人節“愚”了一把,稱已經和格林尼治天文台達成了協議,他們已成為了天文台新千年活動的讚助商,為鳴謝,天文台已同意從1998年到1999年底,把“格林尼治時間”改為“健力士時間”。他們的那些策劃,都成了廣為流傳的經典玩笑,同時也使得企業知名度大增,獲得了豐厚的回報。〖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