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精心計劃。常言道:“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有了一筆經濟收入的時候,就應該好好規劃一下,吃用零花用多少、日常費用支付多少、到銀行儲蓄存多少、應急性用款留多少,計劃一定要細,花費要合理,精打細算。這樣不僅能保證家庭經濟的正常發展,還能培養家庭成員的條理性、計劃性。
3 建立家庭收支賬。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每個家庭的理財者都應建立一本家庭財務收支賬,把每天發生的收入和支出的每一筆錢款的用途及來源分門別類地登記清楚,以便隨時掌握家庭財務的收支變化,做到心中有數,開源節流,不花冤枉錢。
同時借錢給別人時一定要借款人打借條給你,注明借款日期、用途、還款時間並讓他簽字蓋章;借別人錢時要登記清楚從誰那裏借的,借了多少,什麼時候償還,計劃償還多少,分幾次還清等,在還款時一定要把借條要回來,防止以後產生經濟糾紛。
4 惜金錢而不忘孝道。夫妻雙方贍養父母都應一視同仁,對彼此的父母盡孝道是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夫妻在考慮開支的時候,應該把給雙方父母的贍養費用列入正常開支,一定要做到保證雙方父母的生活開支夠用,能安享晚年。不要為了自己過得好而吝於給父母生活費,也不要厚此薄彼,千萬不能因妻子給父母錢或丈夫給父母錢而鬧得家庭不和。
5 經濟公開。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當家人,不管這個當家人是長輩還是晚輩,當家人掌管錢財一定要公道、正直、取信於全家人,較大的支出要商量,賬目一定要公開,花錢合情合理又合算。不管家庭大小,還要允許家庭成員個人手裏都有零用錢,由他們自己支配使用,不能搞經濟壟斷,這也是體現大河有水小河滿的原則:能夠調動家庭成員關心、熱愛家庭的積極性。
家庭消費管理方式
家庭消費管理方式並沒有規律可循,它不是行政規定,也不是法律規定的,基本上都是自然形成的。家庭消費管理大致上有3種類型,即家長專權型、民主集中型和自由散漫型。到底選擇哪一類合理,主要是根據家庭成員的個性特點、文化素養和工作性質而定。
1 家長專權型。這一類型的管理方式帶有封建色彩,最大的特點是丈夫或妻子一人說了算,其他家庭成員隻能處於被動地位。具體表現在家庭成員的勞動所得基本上全部交“公”,由“家長”重新分配;家庭成員的開支受到製約,自主權很少;家庭的重大決策完全由“家長”製定,其他成員沒有發言權。這種管理方式與現代社會越來越不相稱,大家族式的“家長製”已經遭到了現代潮流的猛烈衝擊。
2 民主集中型。這一類型的管理模式在形式上仍然存在一個財政主管人,但他(或她)絕不是“家長”角色,更多的隻是起“口號人”的作用。家庭的收入分配是以民主協商形式決定的。每個家庭成員,隻要有工作收入就必須交“家用”,但卻不必是全部收入,可能是大部分也可能是一半左右,或者隻是象征性的。在具體消費尤其是大宗消費項目上,必須由家庭成員共同商議。這是一種比較理想、比較符合現代潮流的家庭消費管理模式。
3 自由散漫型。這一類型多出現在關係複雜的大家庭,如兄弟多戶同住,缺少一個極具權威的家長人物,沒有當家人。最典型的特點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各人自掃門前雪。這一管理方式埋藏著許多不安定因素,常因為多收少花而引起家庭不和,這一方式類似於吃“大鍋飯”,很容易出現問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家庭越來越小型化,這一管理方式也將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很明顯地,民主集中型的家庭消費管理方式更合情合理,更容易讓人接受。家庭如何管理好消費,還要看家庭成員間的合作程度,大家有力氣往一處使,有錢往一處花,不愁日子過不好。
切記:在消費時選擇適合自己家庭的消費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