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精神波動(1 / 2)

自古以來人們就有訓練精神的方法,佛教的坐禪,道家的練氣,所謂的精神境界,在現代理論看來,實際上都是一種精神力增進後的表現。

也可以理解為,古代的大智慧者發現了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係,便試圖創造一些方法來提高這種聯係,於是便有了諸如冥想,坐禪,入定之類的說法。

直到靈氣複蘇的今天,傳統的“冥想”概念早已被摒棄,現在我們所說的冥想,其實內在原理很簡單,那就是在特定條件下,通過藥物的刺激和精神的集中,外在與內在雙管齊下,就能達到增強精神力的效果。

早在藥物研發的初始階段,曾經有人提出一個疑問說,是否隻要有藥物,學生就可以在家自行冥想呢?

在一段時間的試驗之後,某位知名學者給出了答案:原理上是可以的,隻是不會起作用罷了。

沒錯,古代大智慧者才能進入的精神境界,豈是一些藥物就可以簡單起作用的,人體的世界是複雜而浩瀚奧秘的,很多寫在教材上的理論原理與現實之間都有很大出入,所以在藥物研發之後,人們又想出新的方法來進一步地訓練精神。

拿現在的冥想機構來看,通常會有一個覺醒了【靈能域】【精神波動】,經驗豐富的智者來作導師,用獨特的方法引導,再加上藥物的刺激,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狀態,隻有這樣,普通人才能在未覺醒的情況下增強些許精神力。

據說,江寧市天道冥想的導師,都是三品以上的智者,由此可見,冥想機構的成本也並不低。

······

此時上課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方啟跟著尹月來到三樓的一個房間。

相比小樓通體明亮華麗的巴洛克裝飾風格,這個房間裏充滿了現代科技的視感,密閉的白色冥想室中除去一台電腦別無他物,牆壁上流轉著微亮的條紋,有著與平常事物不符的超前感。

這裏總共稀疏坐著三十幾個學生,年齡看上去都不算大,大抵都是高中學生。

由於使用藥物的關係,要等到冥想者的大腦發育到一定階段才可以進行冥想訓練,這個階段通常就在高中,所以方啟的起步也並不算太晚。

負責上課的導師是一個三十餘歲,麵容平凡卻氣質溫和的男人,當方啟聽到他的聲音時,居然不自覺放鬆了下來,這讓他悚然一驚,好像這導師的聲音有魔力一般,但再仔細一聽,卻又找不到不對勁的地方。

“老師叫於凡,聽說快要突破三才境了,好厲害的。”尹月小聲說道,她剛說完,前麵的於凡就微笑著投來目光,看得尹月吐了吐舌頭。

方啟忍不住多看了於凡幾眼,這是繼陳雀之後,他見到的第二個智者,方啟在想,兩人的境界孰高孰低。

但沒想多久,方啟就得出結論——盡管陳雀看起來年輕很多,方啟還是覺得他更厲害些。

因為一般來講,普通人能在生活中認識到的智者,那些所謂的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其實在智者圈子中地位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底層,因為更高境界的智者,普通人是很難接觸到的,隻能通過新聞的隻言片語了解到宏大神秘世界的一角。

而且,【執劍者】......聽起來怎麼都比一個冥想機構上檔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