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能力25能掙、會花、巧安排:投資理財能力
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渡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饑寒。
——薩迪
領悟:良好的投資理財能力可以為你賺來巨額財富
自省:有錢的時候投資,沒錢的時候存錢
培養:如何妥善理財
辜振甫和辜濂鬆共同執掌和信企業。外界總想知道這叔侄倆究竟誰更有錢。有錢與否其實與個性有很大關係。辜振甫屬於“慢郎中”型,而辜濂鬆屬於“急驚風”型。辜振甫的長子非常了解他們,他說:“錢放進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來了,但是放在辜濂鬆的口袋就會不見了。”因為辜振甫賺的錢都存到銀行,而辜濂鬆賺到的錢都拿出來投資。而這兩種不同的理財結果是:侄子辜濂鬆雖然比他叔父小了17歲,但是他的資產卻遙遙領先於其叔辜振甫。
可見,不同的理財方式直接決定著一個人的資產增長速度。一生能積累多少錢,不是取決於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如何理財。致富關鍵就在於如何理財。改變你一生的30個關鍵能力改變你一生的30個關鍵能力領悟:良好的投資理財能力可以為你賺來巨額財富
有的人在創業之初拚命賺錢,可是一旦得到錢,就把錢死死地攥在自己的手裏。如果實在沒有好的投資方向,把錢存在銀行裏還是可以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物價上漲,你的錢會越來越少,這還不算得上失去嗎?
莫奇森是靠開采石油致富的。他早年生活很艱難,因此養成了勤儉的習慣,石油雖然給他帶來了滾滾的財富,但是人們發現他一直過著清教徒式的生活。後來他積勞成疾,不得已,他隻好放下石油這個飯碗,離開喧囂的塵世,過起農人的生活……
一天,應子女的懇求,他駕車去了玩具店,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隻幾年功夫,不僅環境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而且原來隻能賣2、3美元一個的布娃娃都已經長到5美元一個。感慨之餘,他突然發現腰包輕了不少,仔細一算,自己財產已經有6億美元消失在空氣中了。
一句話,莫奇森驚醒了,他幾個電話就召來了一批一流的財務專家,這些專家建議他,把暫時不用的“死錢”全部用來投資,其中相當的部分用來買股票。他接受了建議。為了避免風險,他把資金甚至投到了加拿大和大洋彼岸的南非等國家的115家公司的股票上,其中就有後來被證實是股價上漲了10倍的數據自動處理公司、貝茨試驗室、商用金屬公司、埃默森無線器材公司、第一波士頓公司等近20家公司。
分散化的投資方式、正確的股票選擇和買賣時的時機掌握,使莫奇森不僅保住了原有的財產,更使他開始進入世界最富的100人行列。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讓錢為我們工作吧!有人說:這不是在做夢吧?台灣有句俗語叫,“人兩腳,錢四腳”,意思是錢有4隻腳,錢追錢,比人追錢快多了。
與其說掙錢,不如說“理”錢,從許許多多的事實中,我們都可以發現,會理財,才能成為有錢人。特別是起步階段,具有恰當合理的理財意識,基本上決定了未來的一切。
自省:有錢的時候投資,沒錢的時候存錢
存錢能夠提高一個人應付危機的能力,也能在機會突然到來時增加成功的機會。存錢還能贏得別人的信賴。大銀行家摩根曾經說過:“我寧願貸款100萬給一個品質良好,且已經養成存錢習慣的人,也不願貸款1000元給一個品德差而花錢大手大腳的人。”
已故台灣著名企業家蔡萬霖當年的理財做法就是從積少成多的事例中引出來的。蔡萬霖的母親做飯時,總是從定量的大米中抓出一把米放進小壇子裏,日積月累,竟節餘下來許多糧食。每當青黃不接的時候,取出來供全家食用,可解燃眉之急。這件事給幼年的蔡萬霖、蔡萬春兄弟以深刻的啟迪,城裏的家庭婦女們假如每天將零用錢存上一點,天長地久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