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能力1命運的舵手:明確人生定位的能力(2 / 3)

這時,布賴恩已經有24歲了。雖然,他時常也會拿起筆,為報刊寫些文章,這讓他感到莫大的快樂,但是對於自己的人生定位,他心裏並沒有數。他想過從事編輯工作,但找不到合適機會,一直沒有起步。他喜歡教書,如果命運沒有給他打開別的大門,他也願意一直教下去。他徘徊在人生定位的關頭,他因找不準自己的人生定位而苦惱不已。

就在這時候,機會出現了:緬因州首府奧古斯塔市有一份《肯納貝克雜誌》,雜誌老板有意出售一半股權。布賴恩知道了這個消息,立刻意識到自己終於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他抓住了機會,買下了這部分股權,隨後舉家移居奧古斯塔。隨著他的定位的改變,正是他通往未來成功生涯的一個轉折點。

在布賴恩的主持下,雜誌表現出新的風格,受到讀者的喜愛。讀者欣喜地看到一份目光敏銳、切中時弊的新刊物,意識到背後的主事的人應該是位大手筆。確實,布賴恩雖然是第一次涉足這一領域,但駕輕就熟,絲毫不遜色於在其中混跡多年的老編輯。他很快就把該州共和黨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就成為緬因州共和黨的領袖,並成為1856年第一屆共和黨全國大會的代表。

在主持《肯納貝克雜誌》一年之後,布賴恩又接手了《波特蘭商訊》的編輯工作,這使他的影響力又擴展到了商業領域。同時做兩份編輯工作,換成一般人難免應接不暇,但布賴恩體內好像蘊藏了無窮的能量,任何時候都是精神抖擻,幹勁十足。28歲那年,他成為緬因州議會議員,以後又連任數屆,其中還兩度擔任發言人。布賴恩作為緬因州代表,在國會眾議院一共供職14年之久,期間6次成為發言人,是眾議院曆史上最為光彩奪目的一位發言人,受到方方麵麵的讚揚。

詹姆斯·布賴恩的成功與名聲都要歸功於青年時代對人生定位的選擇,這次人生定位的改變使他從教育轉向了媒體,從而最後走入了政壇。如果沒有這次改變,對於他自己的才能也許會是一種埋沒。

自省:找準個人能力和人生定位的最佳結合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最適合發揮自己特長的人生定位。不是嗎?

一個人要成功,必須找準個人能力和人生定位的最佳結合點。

要找準最佳結合點,更多的時候還是要靠自我發現。台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25歲紅透寶島,《雙響炮》《澀女郎》《醋溜族》等作品在台灣深受喜愛;在內地,他的漫畫也非常暢銷。可小時候的他卻是一個問題孩子,並認為自己非常笨。十多歲以後,他發現自己對文字反應遲鈍,但對圖形很敏感。於是他在學校裏畫,回到家裏也畫,書和作業本上的空白地方都畫得滿滿的;在學校受了哪個老師的批評,一回到家就畫他,狠狠地畫。後來就有媒體發現了他,為他開設漫畫專欄。因為找準了自己的最佳結合點,他成為一位優秀的漫畫家。

找準最佳結合點要學會放棄不適合自己的人生定位。歌星薑育恒以一曲《再回首》走紅,卻在經商的道路上輸得一敗塗地。如果他堅持在經商的人生定位上走下去,就要麵對很多的困難和挫折。而他改變了人生定位,就在歌壇中取得了成功。

定位人生需要有改革創新意識,與時俱進的精神。班超投筆從戎,出使西域,為鞏固漢室江山建功立業。魯迅棄醫從文,終成為一代文學大師。數百年前山西人中的有識之士棄仕從商,終於成就了綿延五百年曆史的“晉商現象”,創造了至今猶令人感懷的“海內最富”。

世界上沒有全能奇才,你充其量隻能在一兩個方麵取得成功。在這個物競天擇的年代,你隻能聚集全身的能量,朝著最適合你的方向,專注地投入,才能成就一個優秀的你。如今經濟發展迅猛,科技日新月異,我們更需要不斷準確把握自己,順應時代,躬身踐履,砥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