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混沌鴻蒙初分天地,道法神通便在這軒轅大陸滋生。
凡人以微末之身,問道修行,參禪悟法,以無窮之法術抗抵世間之強暴,逆承天授之命途。
修道者,通五行之變化,融天地之精華。得萬民之仰止,更有甚者成仙飛升,得長生,避輪回。遂世人逐之。
在修真者對宇宙萬物的禪悟之中,由於角度的不同,理解的不同。遂分成道佛兩門,旗下又分不同的宗派。
然人世間有靈根者鳳毛麟角,入籍仙門者之間的競爭,如九龍爭一珠,萬馬之中選一驥。
然仙途雖讓人向往,但千萬人欲求索仙途,卻不得其門道,望塵靡及也。
遂有“人間苦短如白駒過隙,需及時享樂”之說。
由此演變出人間的萬丈紅塵歡愉虛華。比之修仙者清苦激鬥縹緲得道之漫漫人生,更是實際劃算。
一些修士難受修仙之苦,或難忘人倫,或留戀紅塵,致使放棄仙途正道。更有甚者在心中邪念的**之下,入魔成妖,危害人間。
自此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方界三門之間的正魔之戰。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幾萬年的爭鬥之中。
佛道魔三方不斷出現驚豔絕倫的天才,或者後天努力的奮者。將神通功法推演到極致,將修為提升到更高境界。
一千年前,魔道高手輩出,更有翹楚者——蕭天霸。一統魔教,率領魔徒,再次於正魔之間掀起驚濤駭浪,一統修真界的戰爭自此開始。
此次正魔之戰可謂慘烈悲壯。佛道魔三方,你爭我奪,殺戮不止。此戰之後,無數的功法、秘寶隨著所有者的殞命消失或者失去傳承,方界人才凋零。
佛道魔三家為了不至於後繼無人,才修養生息,停戰罷手。修真界也由盛到衰。
此後魔教教主蕭天霸卻突然消失,方界人間皆無消息。其中秘密相傳隻有道家縹緲派知其一二。
然而世間的興衰,如潮水有起有落。經過了一千年的蟄伏,魔教又開始了讓人不安異動。
這個故事就從,道家縹緲派縹緲峰開始。
縹緲山脈山勢巍峨險峻,其轄九山二十四峰。這些山峰如斧鑿刀劈。山路陡峭,凡人不可企及。山峰之上丹崖怪岩,削壁險峰。怪岩之上,鳳鳴鶴唳;險峰之前,虎臥豹騰。草間可見可見孔雀開屏,石窟常觀巨蟒出入。林中有仙鹿靈狐,樹上有靈果玄藥。
這裏瑤草奇花常年不謝,青鬆翠柏四季長春。
到了傍晚時分,夕陽的餘輝,盡然山林,橘黃色的陽光讓整個縹緲山如同金染。
縹緲山最高峰縹緲峰上常年有雲蒸霞蔚,縈繞不散的雲霧此刻亦被浸染成了金色,在高聳的縹緲山半山腰生流轉盤旋,使得整個縹緲山就如同天宮仙境一般。
讓人感覺到虛無縹緲,如有神靈,故以此而得名。
有詩《縹緲峰賦》讚曰:“險峰拔地突兀起,半山破雲頂漢宵。霞飛縹緲幻如夢,人間仙境賽蓬瀛。”
縹緲派大殿淩霄閣便立於此山之巔,如同建在那白色的流雲之中一般。居高臨下俯瞰眾山。
三千年之前,這裏還是人跡罕至。
一日,一個得道散仙雲中子,駕祥雲飛過此山,見此處靈氣充沛,仙獸祥鳥彙集。便在此山南麓棲霞洞中修煉。在此山洞的石壁之上,找到上古道家修士飛升時留下的修煉心法。雲中子按此法修行,果然精進神速。於百年之後,功德圓滿,更在一次正道與魔教的大戰之中,連斬魔教元元嬰期高手五十四人。
從此開宗立派,以山為名稱為縹緲派。
經過三千年的傳承發展,縹緲派已經是道家正派之中,排名第三的大派。雖不及拔頭的青雲派香火鼎盛,人數眾多。也不及仲二蘭香穀財力豐厚,美女如雲。但是其道法的高深玄妙,旗下門人更是人才輩出,曆代掌門皆是修真界響當當的人物。是以縹緲派雖然位列道門第三,但佛道魔三家門徒,都不敢睥睨。
更重要的是上一屆魔族教主蕭天霸最後一戰,便是在縹緲峰下。此戰之後,蕭天霸便如同嵐煙雲靄被晨風吹散了一般的消失在這軒轅大陸。
有人傳言,蕭天霸已經被縹緲派時任的掌門慕容一飛殲滅。但是縹緲派沒有回應。
有人說,蕭天霸在縹緲山南麓的山洞之中,看懂了上古天書,頓悟了天地之間奧秘。由魔入道飛升了。更有甚者,傳出縹緲派,於魔教又勾結。說蕭天霸愛上了慕容一飛的女兒——慕容雪柔。兩人在此山的密林之中,隱居不問世事。
對於這種種的猜測,縹緲派都沒有予以回應。這段往事也如同縹緲派的名字一樣,變得隱約虛無。
這天清晨,朝陽初現,旭日東升。晨露依然浮於草葉之上,未遂著日漸升高的溫度消散。淩霄閣便在這金色的晨光之中,展現出它雄偉的英姿。者淩霄閣高三尺,殿宇雄屹,莊嚴巍峨,流雲拂過如同天上宮闕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