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來自陰暗處的致命襲擊——FBI的無奈時刻 9·11,FBI永遠的痛(1 / 2)

第七章 來自陰暗處的致命襲擊——FBI的無奈時刻 9·11,FBI永遠的痛

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一係列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和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樓等重要建築均遭到飛機的撞擊。

當時共有4架飛機被劫持,其中有兩架飛機分別撞擊到了世貿大廈和五角大樓(五角大樓,又稱五角大廈,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西南方的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是美國國防部辦公地,美國最高軍事指揮機關所在地)。另有兩架飛機墜毀。

在這次恐怖襲擊中,一共有453人死亡,另有5422人下落不明。

單單在紐約世貿中心一棟大樓之內,就有5422人失蹤,201人被證實死亡,被劫持的美國航空公司第11次航班上當時有92人,無一人生還。在五角大樓,一共有188人死亡。

除了造成重大的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之外,這次事件對全球的經濟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據美國相關部門統計,因為這次襲擊全球共損失1萬億美元左右,美國僅資本市場方麵的損失就將超過1000億美元。所有這些損失,均將由於全球經濟的運行,而或多或少地傳導至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FBI特工的說法

“9·11”事件如此嚴重,讓人們不禁想問:“難道在襲擊發生之前就沒有一點點征兆嗎?那些整日裏說能夠保護美國人安全的情報部門為什麼沒有及時地做出反應呢?”

麵對這些問題,連美國總統都親自出來打圓場,說:“情報部門不可能把每一次威脅都化解,這世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

總統的話說得冠冕堂皇,但是,事實真的如他所說的嗎?那倒未必。

90世紀的時候,中東的恐怖襲擊日益頻繁。聯邦調查局對此有所察覺,當時高層派遣懷特和文森特在芝加哥地區跟蹤一個有恐怖主義嫌疑的團夥,如果這個調查繼續下去的話,很可能就會阻止後來的“9·11”事件,因為這個團夥和本·拉登有密切的聯係。懷特和文森特注意到,沙特阿拉伯商人亞辛·卡迪曾經為這個團夥提供過資金。卡迪在芝加哥有著廣泛的商業和金融聯係。而且他還很有可能先後向“基地”組織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

但當懷特向上級提出要對這一團夥的金錢來源展開進一步調查時,聯邦調查局的官員們卻說:“你不可以進行調查,我禁止你那麼做,別沒事找事。”就這樣,一次可能改變曆史的調查不得已半途夭折。

在“9·11”事件發生之前的1998年,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就被基地組織的人襲擊過一次,當時發生了劇烈的爆炸,但是卻沒有引起聯邦調查局足夠的重視。

懷特和文森特之後說:“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9·11’恐怖襲擊發生時,心裏忍不住大聲喊,如果當初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門沒有阻止我們的調查工作,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

“9·11”事件發生之前的2000年4月,有一個英國籍巴基斯坦人尼亞茲·汗來到了聯邦調查局在新澤西州內瓦克的辦公室,他很明確地告訴聯邦調查局,基地組織對他進行了培訓,他們的任務就是在美國領空劫持民用飛機或者是劫持一架美國民航客機。

但當時聯邦調查局的工作人員卻認為這個人在“吹牛“,將他冷嘲熱諷的一番之後趕走了。最後證明,尼亞茲·汗所說的話完全屬實。聯邦調查局就這樣失去了一個阻止事件發生的最好機會。在接受NBC采訪時,還不無遺憾地說:“我可是在‘9·11’發生前一年多就告訴他們了啊!”

更讓人不解的是,在“9·11”事件發生之前,聯邦調查局一直掌握著19名劫機犯中的兩個人的行蹤,但是最後卻被這兩個人成功地逃脫了。這兩個人最後利用假護照進入美國的時候,聯邦調查局居然毫不知情。

早在2001年夏季,一名在鳳凰城的聯邦調查局特工向上級發了一份備忘錄,這封備忘錄上清清楚楚地寫著:本·拉登可能在美國境內培養劫機犯。但是這份重要的文件最後居然莫名其妙地失蹤了。

總而言之,聯邦調查局曾經有數次機會阻止襲擊的發生,但是他們卻一一錯過了。這對於一個享譽全球的情報組織而言簡直就是不可原諒的低級失誤。所以他們遭到了國內民眾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