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提高口才藝術,增強語言感染力 學習談判的語言技巧(2 / 2)

以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對手,迫使對方在狹小範圍內進行選擇。這種提問咄咄逼人,因此在使用時要特別慎重,隻有在自己掌握充分主動權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否則,很容易使談判陷入僵局,甚至出現破裂。

另外,提問時還要注意掌握時機,要掌握這樣幾個原則:在對方發言的時候,一般不要急於提問;如果談判中,對方發言冗長,或不得要領,或糾纏細節,或離題太遠,影響談判進程,那麼,可以借他停頓、間歇時提問;當輪到自己發言時,可以在談自己的觀點之前,對對方的發言進行提問。

三、答複技巧。

在談判中正確的答案未必是最好的答複,它從內容到形式的選擇都不如提問那樣有一定的自由度,相反,卻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那麼應該怎麼來進行答複呢?

1.冷靜對答。

在談判中,對方提出的每個問題,領導者都必須站在談判全局的利益高度上認真思考、冷靜斟酌、謹慎從容地應付。愈是在對方催逼自己作答的情況下,愈要沉著冷靜、深思熟慮,以免落入對方的陷阱。

2.局部作答。

談判中有一種“投石問路”的策略,即借助一連串的提問來摸索、了解對方的成交意圖、策略,分析對方的成本、價格等情況,以作出明智的決策與選擇。對於這種問題,不能和盤托出,否則,會使自己陷入被動的不利局麵,可以選擇局部作答,其餘的問題可以置之不理。

3.含糊應答。

對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或者是一些一時難以確定答案的問題,可以采取模糊化答複法。既免除了拒不回答的尷尬,又給自己留有餘地,具有彈性,即使在意外情況下也無懈可擊。

4.拖延回答。

在談判中如果對方所提的問題動機不明,或做真實回答於我不利,就可以采取“緩兵之計”,拖延回答。比如可以說:“你所提出的問題,請允許我們向上級有關部門請示查詢後再答複好嗎?”但是你要注意不要使對方對你產生不信任感,否則,將不利於談判的進行。

5.答非所問。

采用“答非所問”的策略即以回答問題的語氣開始表述,表明自己具有回答問題的誠意,同時在回答的時候隻點了題而不做具體表態,從原題的側麵“滑”過,談與原題相關而實際是另一個問題的看法,從而有效地避開了對方正麵的鋒芒,使談判繼續進行下去;或者是在看似正麵作答的語氣中“偷梁換柱”,另起爐灶,談到了某件事的細節,再反過頭征求對方的看法,將“皮球”踢回給對方。

四、其他語言技巧。

1.轉換話題。

當你想避開於己方不利的話題,想拖延對某個問題的決定,想避開爭論的焦點,想把問題引向對己方有利的方麵,想轉換闡述問題的角度以說服對方,這時候,你可以選擇轉換話題。如果轉換話題仍不能打破僵局,則可建議暫時休會,讓談判雙方都鬆弛一下。這樣,可使得雙方冷靜思考的積極效果。

2.巧用幽默,以退為進。

談判總有出現曲折的時候,一時陷於僵局,這在談判中可能經常發生。特別是一些不能使用妥協和讓步的場合,更需要談判者采用扭轉的策略,使談判繼續下去,直至成功。這時候使用幽默可以瞬間扭轉談話局麵。在國際爭端中,幽默可以使談判順利進行,化幹戈為玉帛,避免戰禍;在商業談判桌上,幽默風趣,巧於辭令,可以增加利潤,甚至開辟新的貿易渠道,拓寬財源。作為領導,無論你參加的是什麼樣的談判,幽默都是一種語言利器。

3.學會聲東擊西,善於隱藏自己。

在同對方的談判中,要把自己的目標隱蔽起來,把一些次要的問題渲染成很重要的問題,而讓對方多占些便宜,你也表示很“勉強”地讓步,這樣會轉移對方注意力,使自己的目標更容易達成。這種策略如果運用很熟練,對方是很難反攻的,它可以成為影響談判的積極因素,而不必冒重大的風險。

每天思考一分鍾:

世界是一張巨大的談判桌,談判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麵麵,也存在於領導的日常工作中,因此,領導需要掌握談判的技巧,尤其是需要掌握提問和答複的方法。談判中的語言交鋒是一個提出、證明、解釋、反駁或推銷己方觀點的過程,是交易雙方達到溝通、協作、妥協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