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領導者要以製度管理為本第一章領導者要以製度管理為本(1 / 2)

第一章領導者要以製度管理為本第一章領導者要以製度管理為本

********************************************

製度是一個企業的保障,沒有製度的企業不能稱之為企業。因此,在企業中,製度應高於一切,領導者要以製度管理為本,靠製度管人,用製度辦事。

********************************************

分粥理論:有效的管理製度就該這麼建立

分粥理論是哲學家羅爾斯在《正義論》中討論社會財富時講的一個古老而又經典的故事:從前,在一個荒島上住著7個人,他們每天都需要共分一小鍋粥來吃飯,但是又沒有任何度量器具。一開始,他們隨意指定了一個人全權負責分粥,但很快就發現,這個負責分粥的人總是為自己分得最多的粥。換別人負責以後,結果還是一樣,負責分粥的人總是讓自己碗裏的粥分的最多最好。於是,大家決定輪流坐莊,每人負責一天。

結果一個禮拜下來,每個人都隻有一天可以吃飽,也就是隻有自己負責分粥的那一天。於是,他們又嚐試采用新的辦法,即共同推舉出一個大家都信得過、品德高尚的人來主持分粥。一開始還能公平分粥,但不久大家都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逐漸地,分粥者便隻給自己和溜須拍馬的人多分,就這樣,分粥又變得不公平了。

人們隻好想盡辦法探索新的分粥辦法,即成立分粥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形成分權和製約。這樣,公平基本做到了,但是由於監察委員會經常提出種種質疑,分粥委員會又據理力爭,等到分完,粥早就涼了。最後,大家終於想到了一個最好的辦法:輪流負責分粥,但是負責分粥的人在每次分好7碗粥後,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以後,自己再吃剩下的最後一碗。於是,為了不讓自己拿到最少的那一碗,負責分粥的人每次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夠絕對平均,負責分粥的人也就隻能認了。從此以後,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這個故事最初的用意是講述如何分配財富,但最終卻用一個淺顯的道理說明了製度設計與製度管理的重要性。製度設計得不同,就會有不同的風氣。為了加強管理,不少企業製定了一套又一套的製度,每個人的辦公桌上都擺的是厚厚的製度彙編,辦公室牆上掛的是各種管理辦法或規章製度,似乎時時處處都可以感覺到包羅萬象的製度。但從實際效果看,卻依舊存在著不少由於管理上的漏洞所帶來的負麵影響。比如,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低,沒有效率,“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現象依然存在,絲毫沒有要消失的跡象;部門之間推諉扯皮,辦事效率低下,一點都沒有體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個別領導淩駕於製度之上,不懂率先垂範,在分配與晉升等重要事項上,還是一人說了算;貪汙腐敗、形式主義等時有出現,難以杜絕。由此,製度雖然不少,然而實際情況是,不但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內部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