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葉,在沿海某省的一些欠發達縣,因為薪酬太低、教學環境太差、老師下海、人口數量激增等多種原因,導致當地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正規大專院校無法提供所需的應屆畢業生數量。
為了維護教育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當地派人在內地一些沒有辦學資曆的民辦大學,物色“應屆畢業生”,來填補當地師資的虧空。
這批“應屆畢業生”在進入這些民辦大學之前的身份,有應屆及往屆高中生,甚至還有部分初中生。他們大多懷揣著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而在民辦大學承諾包安排工作的誘惑下,進入學校學習。
但因為這些民辦大學資格有限,缺乏規範化管理,教育質量嚴重堪憂。很多學生還沒有完成學業,就賄賂學校老師,希望能得到學校的推薦,去到一個好的工作單位。
在所有的行業中,教師這一職業無疑是首選,因為在他們的眼中,教師和公務員沒有什麼區別。當時還沒有實行教師資格證製度,隻要有了學校的推薦,用人單位的簡單篩選,就可以站在講台、執起教鞭,這樣他們就有了走出農門的喜悅,有著不用進工廠打工的慶幸,以及對自己身份的滿足。
這不是個案,而是一大群職業遷徙者。
來到他鄉異地,生活方式不同,文化習俗不一樣,他們真的能勝任這個崗位?他們將如何度過?他們的結局怎麼樣呢?
本書以的形式來進行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