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發達的現代科技和醫療手段,防治了各種疾病並延長了人類壽命,逐漸步入高齡化的社會。而退休後的日子,要如何安排過得悠閑而富裕?許多有錢的老人,因為怕麻煩,以為隻要把錢存在銀行裏就好,雖然利率比較低,卻至少能免去些向外投資產生的風險。結果到了報稅時才發現,銀行的利息收入反倒成了一種壓力。

一般來說,老年人對於投資的觀念往往比較保守,不太容易接受理財的建議,消極地想領取定額的銀行利息就滿足了,殊不知在經過測算之後,這些原本就不多的利息,大部分都得貢獻出去做稅收。銀行頻頻調低利率並征收利息稅,一年期的定存利率不到5%,而許多的老人把多數的閑錢存放在銀行,所衍生的利息收入還得扣除利息稅。

其實退休的老人隻要多看多觀察,還是有不少理財渠道和投資工具可以善用的。

在《老爸老媽理財經》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事例:孫先生今年59歲,馬上就到了要退休的年齡,現在是無債一身輕。住房貸款早已還清,孩子也已工作能自食其力,老夫妻倆就等著退休後,吃吃玩玩安享晚年。雖然,年輕時的孫先生是個投資高手,不過,現在孫先生基本已不聞不問。唯一做的投資就是購買國債,至於收益,用孫先生自己的話來說,“隻要比儲蓄收益高一點就可以了。”

雖然說理財沒有年齡之分,但對於退休一族來說,參與激進、較高風險的投資,實在不是一件合適的事情。像孫先生這樣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投資理財,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理財模式。理財專家建議老年朋友們,如果想要投資,最好以穩定的國債、固定收益的儲蓄為主,同時,可以購買少量保本且有較穩定收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

在《老爸老媽理財經》中,我們則突出一個“穩”字,老年生活,求穩為主,因此保險、健康、娛樂是理財的重頭戲。主要針對的讀者對象是五六十歲以後退休養老、頤養天年的老年人。

在本冊書中,我們從七大方麵對老年人理財進行具體闡述:第1章 提高晚年財商,頤養天年;第2章 老年人應開心快樂儲蓄;第3章 未雨綢繆說保險;第4章 老年消費——要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第5章 日子也能“巧”著過;第6章 為自己“發揮餘熱”——投資生財;第7章 遺囑——這個不得不麵對的現實問題。文中事例、方法、圖表和敘述相結合,文字簡介、易懂,貼近現實生活,親切感十足。

老年人進行投資理財時應優先考慮安全、能防範風險投資的。目前市場上投資品種雖多,但並不是進行每項投資都有錢賺。一般投資收益大的,其風險也大,此種投資很不適合老年人。老年家庭目前應堅持以存款、國債的利息收入為主要導向,切忌好高鶩遠。在存款、購買債券的投資活動中,應注意國家的投資政策導向和利率水平的變化。當預測利率要走低時,則在存期上應存“長”些,以鎖定你的存款在未來一定時間裏的高利率空間。

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不再以通常的勞動形式直接創造財富,他們主要的生財之道就是“錢生錢”。而老年人理財,不僅對老年人自己及家庭有好處,對於整個國家和社會來說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