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話真說,真話假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自己不滿意的事情,需要我們做出否或反對的表態。但是由於人際關係、交際場合等某些因素約束,我們又不能直言不諱地說出自己的不滿意見。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運用什麼方法去解決這種矛盾呢?下麵介紹一種方法那就是假設法,比如:“如果你一定要這本書的話我可以把這本書讓給你。”這句話暗示了說話者對要書人的態度,我也很愛這本書不太情願讓給別人,如果你是明白人就不應強人所難。

很明顯使用假設話語做盾牌表示自己的不樂意,因其顯得委婉含蓄而避免了讓對方難堪的局麵。

曾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海軍見習軍官來到戰艦向艦長報到。這位艦長說話粗魯,是一位從最底層幹上來的老頭兒。他一見軍官就怪聲怪調地問:“小子你父母是否和多數人一樣,想把家裏最沒出息的傻小子送到海上來見識見識?”顯然老艦長的話中有話,他企圖羞辱前來報到的年輕軍官是一個沒出息的傻小子。見習軍官當然十分不滿,但作為下級,如果跟他頂撞,會對自己的前途產生不利影響,見習軍官如果答是則承認了老艦長對自己的羞辱。顯然這是一個難題,但是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恭恭敬敬地答道:“長官,如果過去是那樣的話,那麼現在的情況已經與你們那個年代不一樣了。”

見習軍官的假設回答,暗含出你老艦長當年就是作為傻小子被父母送到海上的,來長見識的,但由於比較含蓄,它在給對方“人不可辱”這份見麵禮時避開了不必要的麻煩。

還有個小夥子與一個女孩的姑媽同在一個公司上班,女孩的姑媽是小夥子的領導,很欣賞這個小夥子的相貌和人品,便要把自己的侄女介紹給他做女朋友,於是有一天,在兩個年輕人見麵後,女孩子的姑媽就問這個小夥子:“這個女孩如何?”小夥子說:“要是她的身材再高一點、瘦一點,那就沒得說了。”

小夥子沒有直接說他對女孩不滿意的方麵,而是以一個假設的形式說出來,如果是明白人,一聽便知是什麼意思,女孩的姑媽自然能夠從這個假設中破譯出他心靈的密碼:他嫌女孩個兒矮身體胖。

我們再來看一個笑話。

有一個人最喜歡吃螃蟹了,有一回見到一張廣告單上,有家海鮮餐廳專門供應活的大閘蟹,於是他興致勃勃地前往,想要一嚐這人間美味。

一盤讓他食欲大動的清蒸大閘蟹上了桌,鮮紅的外殼像是穿了紅袍的將軍,耀武揚威地跨坐在盤子中央。他忙不迭地先扯了隻蟹腿啃了起來。

吃了幾口,他放下蟹腿,然後低下頭對著螃蟹吹氣。一旁的侍者問他:“先生,你怎麼不趁熱吃呢?”

他說:“我正在和它溝通呢!”

這位侍者愣了一下。他又說:“我告訴它,上個星期我在它的老家陽澄湖不小心丟了個金戒指。”

侍者覺得有趣,站住了腳繼續聽下去。

“我問它:‘你有沒有見到這個金戒指啊?’你猜它怎麼回答我的?”他問侍者。侍者笑著搖搖頭。

“它回答:‘我已經在冰箱裏待了8天了,怎麼看得到你的金戒指呢?’”

明明廣告是活螃蟹,上桌的螃蟹肉卻粉粉的,一吃就知道不新鮮,這時候要是你,你該怎麼辦呢?把侍者罵一頓?還是硬著頭皮吃下去?

罵人太傷感情了,也顯得自己沒風度,吃下去又太委屈自己了,他用嘲諷的方法讓對方知道不對,顧惜招牌的店家就會換上一盤新鮮點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