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口碑營造良好客戶關係 10.不能得罪任何一位顧客
既然“顧客就是上帝”,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得罪上帝呢?你得罪了一位顧客,這位顧客就會把他不愉快的購物經曆告訴他周圍的親朋好友,而他的親朋好友們又會把這種經曆告訴自己周圍的另外一些朋友,如此不斷傳播下去,最終將會形成一種負麵的口碑效應。正如筆者前麵所提到的購卡經曆一樣,如果有了這次不愉快的購卡經曆,那麼在遇到自己的親朋好友時,難免要向他們提及此事,而他們聽到這個不愉快的經曆,自然也不會去那家營業廳購卡了。
在每位顧客的背後,都大約站著250個人,這些人是與顧客關係比較親近的人:親戚、朋友、鄰居、同事等等。如果一位推銷員在年初的一個星期裏見到50個人,其中隻要有兩位顧客對他的態度感到不愉快,到了年底,由於連鎖效應,可能就有5000個人不願意和這位推銷員打交道,他們知道一件事:不要跟這位推銷員做生意。這就是喬?吉拉德的250定律,由這個定律得出結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個顧客。
在喬?吉拉德的推銷生涯中,他每天都將250定律牢記在心,抱定生意至上的態度,時刻控製著自己的情緒,不因顧客的刁難,或是個人的喜好,或是自己情緒不佳等原因而怠慢顧客。他說:“你隻要趕走了一位顧客,就等於趕走了潛在的250位顧客。”
下麵我們看一個具體的例子。
沃道夫受雇於一家超級市場,擔任收銀員。有一天,他與一位中年婦女發生了爭執。
“小夥子,我已將50美元交給您了。”中年婦女說。
“尊敬的女士,”沃道夫說,“我並沒有收到您給我的50美元呀!”
“可是,我真的把錢給您了,喏!就放在那兒了。”中年婦女指了指旁邊的桌子,顯然有點生氣了。
“可是,我也真的沒有收到您的錢,太太。” 沃道夫也似乎有些委屈。
雙方無奈地堅持了幾秒鍾。
“我們超市有自動監視設備,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現場錄像吧。這樣,誰是誰非就很清楚了。” 沃道夫忽然想起了超市的監視錄像。
中年婦女毫不猶豫地跟著他去了。錄像表明:當中年婦女把50美元放到一張桌子上時,前麵的一位顧客順手牽羊給拿走了,而這一情況,誰都沒注意到。
“女士,我們很同情您的遭遇。可是按照超市規定,錢交到收款員手上時,我們才承擔責任。現在,請您付款吧。” 沃道夫聳了聳肩,攤開雙手說。
中年婦女的聲音顯然有點顫抖:“你們管理上有缺陷,讓我受到了屈辱,我不會再到這個讓我倒黴的超市來了!”說完,她付了款就氣衝衝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