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言興邦——好領導離不開好口才 5.不要吝嗇讚美(1 / 2)

第十四章 一言興邦——好領導離不開好口才 5.不要吝嗇讚美

【原文】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譯文】

同情心,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是非心,人人都有。

【說古論今】

人人都渴望掌聲與讚美,哪怕隻有一句簡單的讚語,都會給人帶來無比的溫馨和振奮。讚美是合乎人性的領導法則,適當得體的讚美,會使人感到開心、快樂。

戴爾?卡耐基曾說過:“當我們想改變別人時,為什麼不用讚美來代替責備呢?縱然部屬隻有一點點進步,我們也應該讚美他。因為,那才能激勵別人不斷地改進自己。”有位企業家說:“人都是活在掌聲中的,當部屬被上司肯定、受到獎賞時,他才會更加賣力地工作。”

話說北魏時代,當時太武帝拓跋燾很賞識漢人崔浩,並委以重任,鼓勵他集思廣益,敢於進諫。時常在不同場合采取不同方式讚美他,表揚他的才幹。

有一次,太武帝命令手下的歌舞樂工作歌舞歌頌有功之臣,說:“知如崔浩,廉如道生。”

在一次數百人參加的酒宴上,太武帝讓崔浩坐到自己近旁,發自內心地褒揚他道:“你們看這個纖瘦懦弱,腿不能馭馬馳騁,手不能彎弓持矛的人,他胸中所懷卻遠遠超過百萬之勇,朕開始之時有征討之意,但猶豫不能決斷,前後連年克敵獲勝,都是這個人在左右引導我的緣故。”

魏太武帝全麵地了解了崔浩,巧妙地用他的身材弱纖與他胸藏百萬師之才相比較,這樣既沒有給人不真的感覺,又能揚長避短,使崔浩的生理缺陷在他的雄才大略麵前顯得微不足道。同時對當時朝中大臣對漢臣得勢的不滿的現象也巧妙地避過。

在這個故事中,魏太武帝不僅不吝嗇自己的讚美,而且還善於巧妙讚美。在酒宴上,如果太武帝一味地誇崔浩的優點,那麼胡人也許就會端出騎射之術來貶低崔浩,從而使太武帝難堪。這就是太武帝對屬於讚美的高明之處。

《孟子?告子上》上指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意思是說,同情心,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是非心,人人都有。

在我們分析孟子仁政管理思想時,可以發現,孟子的仁政管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論的基礎之上。以德服人的領導藝術也是同理。作為領導者,隻有以德服人,才能讓下屬忠誠為企業服務。

在這裏,孟子認為要隱惡揚善,從正麵來看激勵員工,要求管理者不要吝嗇讚美。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如果管理者的“讚美”之詞用得很適當,那麼,在整個企業裏,你會聽到這樣的心聲:“他很清楚讚美我的表現,我就知道他是真摯地在關心我,尊重我,並且很熟悉我的工作內容。”

同時,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那就是當人們感到自己的表現受到肯定和重視時,他們會以感恩之心表現得愈來愈出色,愈來愈精彩。

唐納·盧斯說:“我把找出部屬的積極行為和讚美他們當作首要任務,並藉由熱切注意部屬做對的事而激勵人心。”金無赤足,人無完人,領導的聰明過人之處應該體現在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看清楚一切,然後用得體的語言去褒獎他們的好處和利用褒獎的力量使他們認識和改正自己的不足。

【用人之道】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類本性中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讚美、欽佩、尊重。”作為企業領導,恰當地讚美員工,是企業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有時,一句恰到好處的讚美,會使員工心情愉悅,工作積極性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