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1 / 2)

來自德爾—梅迪納的大量書麵材料,內容上無所不包,從自助手冊到醫藥文

檔,從鬼故事到武士冒險傳奇,應有盡有——書記員肯希爾霍普謝夫

(Kenhirkhopshef)甚至還擁有他自己的小圖書館。與此同時,情詩與情歌在此城

中也曾風靡一時。法老時代埃及的這些文字創作,任何一個體裁的已知範例幾乎都

來自德爾—梅迪納,隻除了一個例外——這一體裁的樣本差不多就是在“拉美西斯

博物館”的通道路邊發現的。其中一個樣本包含有這樣的台詞文字:“當她對你

說‘用胳膊抱住我,讓我們就這樣躺著直到天亮’時,你便得到了她,在夜晚讓她

重又恢複活力。”此台詞文字被歸於“來自音樂房的塔秀麗(Tashery)”名下,

而這個女人被後世描述為已知最早的(舞台)表演藝術家。

即便是遠離底比斯的地方,拉美西斯二世的子民們也在忙碌著。埃及南北有多

長,臣民們就要跑多遠,向南一直到了努比亞,國王下令在當地挖鑿,建造七座石

窟廟堂。其中兩座最著名的位於阿布辛貝,在阿斯旺東南250千米的地方。1813

年,在不斷變化的流沙之下,神廟被發現了。而到了1881年,一位無所畏懼的強悍

女遊客,不僅再次清理移除了那些沙子,而且還用咖啡泡成的一種溶液去浸染了新

近暴露出來的岩石,以便讓石頭色調改變,與其餘部分融合一致!到了1966年,神

廟麵臨水淹的威脅,因為新阿斯旺大壩要修建,將形成納賽爾水庫,這就意味著努

比亞的大片地區和許多的建築遺跡,將被永遠淹沒在水下。於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的安排下,有幾座神廟,包括阿布辛貝的那兩座,被煞費苦心地仔細挖掘上來,

轉移到更高的地方,並按原樣重新組裝完畢。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部分經費則來

源於此——圖坦卡蒙的那些寶貝舉辦了首次世界巡展,展出收入用於資助神廟搬

遷。

單單是作為古代建築的壯觀成果而言,那些神廟無疑值得耗巨資來拯救。

最大的那座神廟在一處巨大的砂岩裸露岩層間鑿挖而成,外立麵突出顯示了拉

美西斯二世的四座坐姿巨石像。公元前1248年前後,就在巨像完成之後幾年,一場

地震不期而至,一座石像被震倒。每座巨像都高達二十多米,旁邊環繞的是王太

後、王後納芙塔裏與拉美西斯諸多各色後裔的小雕像,它們都在巨石像的腳下。在

有柱子支撐的神廟內部往岩層深處延伸了50米之多,那裏的岩壁上鑿刻出的場景,

描繪了那在埃及古跡中無處不在的卡得什戰役大捷,以及法老夫婦的形象——兩人

除了祭獻供奉上神,也處決俘虜,納芙塔裏在這些場合中“與國王默契聯合”,扮

演和代表著哈索爾-塞克美特。不過,最令人驚歎連連的物品還是保留在了更裏麵

的密室之中。其中一座真人大小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踞坐於阿蒙—Ra神、Ra神—

荷拉赫狄與普塔的旁邊。這幾座像本身談不上是多好的藝術作品,但它們的空間定

位卻非常精確、大有講究:每年兩天——分別是2月22日,也即法老登基之日;還

有10月22日,也即法老生日——早晨最初的、如手指般伸出的一縷陽光,會正好照

亮拉美西斯雕像的麵部,時長持續約二十分鍾。這無疑是“天文學和建築工程領域

中一個很難得的奇觀”。

阿蒙霍特三世為妻子迪伊在努比亞修建了神廟,緊靠他自己的那一座。有樣

學樣,拉美西斯二世也建造了附屬相伴的另一座石窟神廟,給納芙塔裏。“正因為

她,太陽才會閃亮照耀”——王後神廟外立麵上的銘文如此宣告。這座廟鑿挖在另

一塊外露凸起的巨大砂岩岩層中,廟裏有拉美西斯二世的另外四座石雕像,石像高

度大約是10米,但它們是在拱衛著中間納芙塔裏的兩座雕像。她那特征鮮明的、代

表哈索爾的羽毛王冠,讓她顯得比丈夫甚至還要稍微高一點——當然,這樣一種藝

術規範隻是在埃及邊界之外,在天高皇帝遠的努比亞才會得到允許。她的這兩座大

石像被呈現為哈索爾-塞克美特的模樣,寓意著在這個常有波瀾的動蕩地區,永遠守望護衛著埃及。

公元前1255年前後,當這兩座石窟廟最終完工後,揭幕啟用的慶祝儀式在2月舉

辦。不過,3000千米的往返行程是納芙塔裏最後一次公開露麵。據說,她當時已經

病情嚴重,實際上已無法操作完成那些必要的儀式表演,而她的女兒梅麗塔蒙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