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忌成事而說之四/先殺了再說 出門有忌之四/魔高一丈的奸商(1 / 2)

3忌成事而說之四/先殺了再說 出門有忌之四/魔高一丈的奸商

◎ 忌坦白你的來曆

相信你旅行的時候,一定都會碰上旅館商店或外麵商家,笑容可掬地問你:“從哪兒來啊?停留幾天哪?”

也相信當你被問的時候,會很直爽地回答:“我從某某地方來”“明天就走”,甚至“再過一個小時就要去趕飛機了”。

如果你那麼答,我要說:你犯了忌。

下次人家問你,尤其是當你打算在那兒買東西的時候,你千萬別說,要說也“延長時間”。譬如你可以講你有親戚住在附近,這次要待很久。或者你可以不撒謊,卻虛著說:“嗨!我剛到,還要好好玩一陣子呢!”

為什麼你不能說你“馬上趕飛機”“明天去下一站”?因為隻要奸商知道你很快會“飛掉”,就確定了你即使吃虧上當,也不會在千裏迢迢回來找他麻煩。

你想嘛,如果你家住在離他三條街之外,或你有親戚是當地人(搞不好還是高官要員警察局局長),他敢騙你嗎?隻怕就算他是賣小吃的,也唯恐你吃了他的東西,走回家肚子疼,卻不怕你上飛機瀉肚子。

所以,下次旅遊,隻要是陌生人問你什麼時候走,就一句話:“還早呢!”

◎ 回頭我也不要你

與前麵一段相對應,我也要說如果你告訴商家馬上要走,也可能有好處。

但是請注意,這是有條件、有技術的!

首先,你要看準你想買的東西,不透露你要停留的時間,然後問價錢。舉個例子,你要買個木雕,你先把細節都看過了,也認清楚了,甚至記好了編號,然後還價,還到店家不賣了,你記住那個價錢,出店門揚長而去,也不見對方追出來。於是你可以確定“價錢到底了”。

然後,在你走之前,你再去那家店,說你馬上要去趕飛機,那木雕照你的價錢,賣不賣?

信不信?他原先不賣的東西,這時候可能就賣了。

為什麼?因為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機會。而且你馬上走了,不太會再對別的商店說你以多少錢買到那東西,他就算“倒了行市”,被同行知道會被責備,這時也不怕了。

這種方式尤其適於在旅館商店購物,而且你最好打電話,在電話裏“跟老板”講價,並請他把東西送到你房間。為什麼管用?我不解釋,請自己去想。這在心理上、商店製度上……都有關係。

◎ 忌在小店買名牌

在治安不佳的落後國家,你最好少往小巷子裏去。就算那裏有吸引你的商店,也別貪便宜。第一,是為了安全。第二,是小店裏的東西不見得比大百貨公司好。他是扮豬吃老虎,“你不是猜這裏的店租便宜,應該比較便宜嗎?我就吃定你”。

同樣的東西,他確實可能便宜,隻是常有你不易發現的瑕疵,再不然根本是假貨。

還有,許多資本很小的商店,後麵沒有存貨,能賣的全擺在櫥窗裏。譬如你看上一架相機,他從櫥窗裏拿出來給你,當你決定買了,他就把那相機拿進去,等會兒端出一個盒子,你以為裏麵是全新的相機,其實是他原先放在櫥窗裏,已經不知道經過多少人試、多少人用、多少人退,而且曬太陽曬了大半年的舊貨。按說這種floor sample(減價出售的陳列品)最少應該打七折,他卻賣你全價。如果你回去打開包裝,發現上麵有灰塵,而且用兩天就出了毛病,隻能怪你自己貪小便宜。

總之,越是貴的東西,你越要去保險一點的地方買。名牌的旗艦店、專賣店,雖然可能照規價來,但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同樣的紀念品,在著名的公營商店,譬如羅浮宮和梵蒂岡裏麵的商店,也可能比外麵的小攤還便宜。如果不是,八成質量不同。

◎ 忌一相情願

還有一件事,是千萬要小心的。如同超市,可能發直投廣告,裏麵有幾樣東西比其他超市便宜一半以上。那八成是真的,他犧牲大,確實便宜。

問題是,這幾樣便宜不代表其他貨品也便宜,如果你猜他都便宜,於是這也買、那也買,很可能比較之後才發現,除了“那幾樣特價”,樣樣比別家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