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祚是雖然是一員武將,但他也是聰明之人,很快明白了張柬之的意思。他說:“隻要有利於國家,願聽相公差遣,我不敢隻考慮自身和家族利益。”於是,他痛快地加入了政變的行列。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張柬之又分別推薦桓彥範、敬暉及右散騎侍郎李湛等心腹都派去擔任左、右羽林將軍,讓他們掌握禁軍。
由於桓彥範和敬暉擔任了左、右羽林將軍,使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有些惶恐不安。張柬之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使用了個穩軍計,他讓阿附“二張”的淮陽王武攸宜,擔任右羽林衛將軍以安其心。在作了這些安排之後,老謀深算的張柬之並未準備行動,他認為還欠缺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調動禁軍的權力。
為了穩妥起見,張柬之還聯係了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事先策反宮女,以便獲知“二張”的動向和武則天的情況,事變之時作為內應。另外,他和李旦約好,他們兵分兩路進行,一路由張柬之和眾將軍進宮控製住武皇,一路由李旦發兵控製政府,這樣就可以穩定整個首都的局麵。
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清晨,皇宮北門外的禁衛軍集合在一起。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與右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率領左右羽林兵五百人來到玄武門等候。並派李多祚、李湛和內直郎、太子的女婿駙馬都尉王同皎到東宮去迎接太子。雖然事先已經約好,但事到臨頭,懦弱的太子竟然不敢來了。
太子不來怎麼行?如果他不來,張柬之等人的行為就失去了正義性,成了真正的謀反。太子的女婿王同皎苦口婆心地勸自己的嶽父:“先帝把國家托付於你,而你卻被廢幽,經曆了人神共憤的慘境,如今正是誅殺二張,恢複李唐社稷最好的機會,殿下應該馬上到玄武門以應重望”。
雖然太子是出於害怕,但他也不便明說,就從孝道這方麵找借口:“張氏兄弟當然是該殺的,可是母親的身體不好,萬一驚擾了她,是為臣、為子的重大過失。諸公能不能容後再圖?”
大夥心裏急得要命,好不容易起事了,居然因太子的懦弱要半途而廢。一旦密謀泄露,大家將死無葬身之地。將士們舍生忘死,冒著誅滅九族的危險,不就是為了將來的榮華富貴以及留在史冊上那不朽的名譽嗎?
此時,李義府之子李湛大踏一步,把臉一抹,對太子厲聲說:“諸將相都不顧身家性命,要為社稷殉死。殿下卻不敢出頭,是想讓我們這些義士背上叛逆的罪名嗎?殿下不出來,將士們是會不答應的。我是沒辦法跟他們交代,就請殿下自己去說吧。這次政變如果沒有太子,即使他們成功了也無法青史留名,失敗了更會粉身碎骨。既然成功與否都是叛徒,那麼他們為了自保,是有可能把太子給殺了的。”
威脅的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太子李顯還在猶豫。政變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時機,一旦錯過了時機,大家都得身首異處。為了不錯過時機,王同皎一把架起嶽父大人,擁上馬背,徑直向玄武門奔去。
雖然體弱多病的武則天,對於政事的處理已經力不從心。但她的情報信息是很龐大的,以張柬之為首的這些官將與太子所做的,這一係列的準備行動,她怎麼可能沒有察覺呢?隻是她認為武周王朝回歸李唐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所以也就任其發展。能夠麵對親子的背叛,而不動聲色,這確實是武則天的大智慧。
【則天上位術】不動聲色:挽回婚姻法
夫妻之間,有很多事情隻要無知無覺或假裝不知,就可以化險為夷。麵對愛人的背叛,如果想挽留一段婚姻,就要智取,千萬不要采用極端的做法。攘外必先安內,把自己的各方麵都提升起來,給他溫暖的感覺,他就會戀你戀家。
假裝無知無覺,給彼此留條後路,試著改變一下自己,去做些以前沒有為他做過的事,如:幫他洗洗內衣、做點他愛吃的、收拾家務、不再查看他的短信等,就可以有效解決夫妻之間的矛盾和婚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