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她的不斷弘揚,使佛教增添了活力、欣欣向榮。如果說把這一切看作是武則天在佛教領域中,與高宗一爭高下則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因為這些宗教活動也是重要的政治行動。
上元元年也就是674年,武則天自稱天後。這一年,她終於成功地廢除了唐太宗關於在宗教儀式上重道輕佛的詔令。從此以後,兩種信仰地位平等。
雖然她在當女皇帝之前做宣傳時,拜洛受典、稱符瑞、建明堂、尊謝昊天等,也是借助了道家的符瑞、讖語。但是,她對道家那套騙人的法術把戲主要還是利用,沒有真正陷進去成為法師或信奉者。
現在,她想利用佛經上的某些東西暗示她是轉輪女身,就是說她原本是佛,是佛轉化而成的女身,就是佛祖派她到人間稱帝的。因為她讀過不少佛經,記得有這樣的記載。於是,她讓自己的男寵薛懷義去找。
薛懷義便奉武則天的密令,苦心研究她“易世革命”的最後方案。對於這類事情,他本身具有獨到的見解。武則天之所以如此重用他,是因為他沒有受過正式的儒家思想教育,不受儒家思想的束縛,敢於創新。他很聰明,種種想法都能以現實為著眼點,是一個很有能力的男人。
經過薛懷義和十幾個和尚日夜不停地刻苦攻關,終於在浩如煙海的佛經裏找到了一部《大雲經》,經裏記載著女主統治國家,最後又成佛,這就為武則天名正言順地當皇帝提供了經典依據。
但是,這種晦澀的經文一般百姓是看不懂的,就沒辦法達到大力宣傳的目的。為了普及《大雲經》,武則天讓薛懷義給它做注。於是,他又帶領一幫和尚炮製了解釋經典的《大雲經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晦澀的經文加以演繹闡發。由於當時,彌勒淨土宗在中國廣泛流行,所以他就把兩者結合起來,稱唐宗室衰微,太後就是彌勒下生,必定取代唐朝的統治。武則天當皇帝的理論難題終於解決了。
武則天非常高興,把《大雲經》布告全國。九名編寫注疏的高僧被封為縣公,恩準披紫色袈裟。一千多名佛僧被授予聖職。於是,兩京和全國各地修建大雲寺一時成風,武則天為佛祖派遣、由彌勒佛轉世的神話傳布到全國各地。她應天之命、應佛之命做女皇的時機也就成熟了。
佛教在武周帝國建立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武則天做了女皇帝以後,繼續組織譯佛學經書,她的行動又進一步促進了佛教的興盛,因為她的政權得益於佛教經典。
總之,武則天對待幾大宗教思想的策略是:打擊道教,利用儒教,扶持弘揚佛教。但是她自己知道,她以佛典裏的某些東西作為女人當皇帝的根據,是借助、是附會。所以,她不信佛,也沒代表佛來統治天下,隻是利用。不過,她也沒有丟掉儒家這塊陣地。畢竟,儒家的思想才真正是當時統治者的意識形態。
【則天上位術】意識引導:拉攏人心法
身為領導者要想讓下屬心甘情願地聽從你的指揮,自覺地維護你的威信,就要得人心。那麼怎樣才能夠得到人心呢?
首先,要靠真情。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你付出了真情,使下屬知道你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為他們著想,那麼,他們的感情就能和你融會貫通,思想上、行為上和你保持一致。這種意識引導是牢不可破的。
其次,要靠工作能力。如果隻有真情而沒有工作能力,恐怕下屬很難選擇你。因為他們需要的不光是願意為他們著想的人,而且還是有能力為他們服務的人。隻有兩種條件都具備了,人心才會真正向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