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運作篇 8.拜訪國舅,元老發難——尋找支持,不怕拒絕(1 / 2)

第四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運作篇 8.拜訪國舅,元老發難——尋找支持,不怕拒絕

雖然李治有了廢黜皇後,改立武則天的想法,但在帝製時代,誰當皇後,體現了皇帝和特定貴族或者貴族集團的盟友關係,它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婚姻問題。所以,廢立皇後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能僅憑皇帝的意誌,還要得到官僚集團的認可。大臣們對此會持什麼態度呢?李治和武則天心裏沒底,為了穩妥起見,他們決定先爭取一下長孫國舅的支持。那麼,他對此事會持怎樣的態度呢?

自王皇後在後宮施“厭勝”之術的事情被揭發以後,高宗心中的天平完全失衡,徹底傾向了武則天,並且產生了廢王立武的念頭。看到李治的心動搖了,武則天異常興奮!然而,在帝製時代,誰當皇後,體現了皇帝和特定貴族或者貴族集團的盟友關係,它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婚姻問題。所以,廢立皇後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李治同意是沒用的,還要得到官僚集團的支持。

皇後的廢立事關重大,武則天在朝廷上又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家族力量,她唯一的依靠是李治,而李治這個皇帝也當得不太自由。那些為他父皇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臣,是不會同意武則天當皇後的。他們認為,要實現皇後廢立,長孫無忌是一個重要人物。如果他同意了,就會減少許多阻力。所以,為了穩妥起見,他們決定先爭取一下長孫國舅的支持。

因為他在當時的大臣中地位比較特殊。從君臣關係來看,他是親奉太宗遺命的顧命大臣,官居一品太尉,而且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是當之無愧的百官之長;從親屬關係來看,他是李治的親舅舅。

貞觀十七年,當時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因為爭奪儲君之位雙雙被廢,是長孫國舅把年幼的李治扶上太子寶座的。從此以後,無論李治當太子還是當皇帝,他都在旁邊幫著出謀劃策,李治從心裏感激自己的這個舅舅。因此,在廢立皇後的問題上,李治想先征得他的同意。這樣既照顧了長輩的臉麵,又體現了對顧命大臣的尊重,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都是十分妥當的。

永徽六年初的一天,唐高宗和武則天經過一番精心準備之後,龍車鳳輦,一塊兒來到長孫無忌的府上。皇帝駕臨太尉兼國舅的府第,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武昭儀也配隨而至,就比較稀罕了。長孫無忌對於最近一段時間的後宮風雲早有耳聞,他一看這架勢,就大致明白了皇帝和武昭儀此次的來意。可他比較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雖然猜出來了,卻不明說,表現得平淡從容,不動聲色,趕緊將他們迎入府中,盛情款待。

武則天在宴會上表現得既嫵媚動人又優雅得體。她先是含而不露地稱讚長孫無忌的為人,指出李治今天得以統領天下,全靠了舅父的鼎力相薦,而今的國泰民安,也全憑了舅父這樣的老臣苦心輔政,對舅父的大恩大德李治是沒齒不忘的。然後又誇舅父的子女們如何有出息,他所寵愛的姬妾如何美麗。

長孫無忌可不吃這一套,酒酣耳熱之際,李治終於坐不住了。他沒好意思直接開口,便繞圈了圈子,先問起了長孫無忌兒子的情況。長孫無忌的兒子很多,他就把這些兒子的情況一一彙報,說了一通以後,就說他還有三個寵姬生的兒子,還年輕,不懂事,也沒有任何官職。李治一聽,就馬上封他們為朝散大夫。

這個朝散大夫雖然隻是個從五品,也沒有什麼實質權力,卻是一般讀書人奮鬥很多年也未必能達到的官職。長孫無忌的庶子剛一踏進仕途就做到從五品,這真是皇帝莫大的恩寵,常人根本無法企及。所以這次授官,對於長孫無忌來說當然是莫大的殊榮,皇帝籠絡他的意思可以說是很明顯了。

封官之後,李治開始轉入正題,說:“舅舅的兒子都這麼有出息,我真為你感到高興。可惜,皇後沒有兒子。不過,武昭儀倒是生了一個兒子。”他挑明來意之後,就笑眯眯地充滿期待地望著長孫無忌,希望他能順從自己的意思,同意廢王皇後而立武則天。沒想到,長孫無忌卻說:“是啊,武昭儀生了個兒子,真是可喜可賀。來,皇上、昭儀,為小王子幹一杯,咱們吃好喝好啊。”就這樣把話題給岔過去了。

李治見舅舅不表態,還轉移話題,心裏很是窩火。但為了達到目的,他們決定出點血本,再來個利益誘惑。又說,來人啊,把禮物呈上來。拿出四車金銀寶器、十車綾羅綢緞賞賜給長孫無忌,以表彰他對國家的貢獻。在並不富裕的唐初,這可是一個大數目,這樣大量的賞賜無疑是不尋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