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堅忍篇 5.高宗相探,悲喜交集——把握心理,不戰而勝(1 / 2)

第三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堅忍篇 5.高宗相探,悲喜交集——把握心理,不戰而勝

正所謂“苦心人,天不負”,經過漫長的等待,在唐太宗死去一年以後,新皇帝李治終於來到感業寺,這家皇家寺院,為父親進香。李治在長安城裏的眾多寺廟中,偏偏選擇了感業寺,這恐怕與武則天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兩人的相見會是怎樣的情景呢?李治的到來會給武則天的命運帶來怎樣的轉機呢?

李治即位後,對軍國大事表現得頗為熱心,太宗晚年三日一上朝,他卻是日日上朝。每日引刺史十人入內,問百姓疾苦,及各種應對辦法。對於軍國大事,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和放鬆,因為父親留給他的是一個舉世無雙的超級大國,他必須高舉父親治國理論的偉大旗幟,全麵貫徹父親“仁政愛民“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實以德治國的觀念,把唐朝建設為一個文明、富強的國家。

雖然實現這個宏偉而美好的願景壓力很大,但李治對此充滿信心。他決心像父親一樣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他不僅每天都風雨無阻地上朝理政,還在業餘時間走街串巷,遍訪民情。躊躇滿誌地他一頭紮進繁忙的政務中,似乎忘記了當初對武則天的承諾。或許,在男人的心裏,女人和愛情永遠都比不上事業。

當他看了武則天的那首《如意娘》以及那條石榴裙之後,他的心一下子揪緊了:這是我深愛的女人啊,我忙起來竟把她給忘了。如今,她跌進了萬丈深淵,我卻沒有救她,真是不該呀!何況我對她有過承諾。她在那樣的困境中,還這般地思念我,望眼欲穿地盼我,真讓我感到愧疚!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她再受委屈了,一定要去看看她。

當初他之所以不敢把武則天留下來,是因為他們的私情為傳統倫理道德所不齒。況且他向來膽小怕事,而把父親的女人留下來,是需要勇氣和霸氣的。他既缺乏父親那樣的氣魄,又要顧及輿論的影響。再者,就算他有足夠的勇氣那樣做,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顧命大臣是萬萬不會允許他胡作非為的,他又頂不過這些大臣,隻好夾著尾巴做皇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可李治不能立刻去見武則天。因為父親死了,作為兒子,他要守孝3年也就是27個月。在這期間,隻有在父親忌日這天,他才可以入寺進香,才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見到武則天。但僅有這樣的機會還不夠,前提是李治得在父親忌日這天,選擇去武則天所在的感業寺進香。然而,皇家寺院林林總總,感業寺並非是李世民的陵墓和宗廟,如果他必須要去感業寺的話,那也得先給朝臣們一個理由。

李治是如何說服朝臣們的,我們不得而知。皇帝畢竟是皇帝,在某些時候,說話必須好使,尤其是當一個男人想見一個女人的時候,恐怕別人很難阻止得了。

永徽元年五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唐太宗去世—周年的時候,唐高宗舉行隆重的祭典儀式,並來感業寺行香。祭祀完畢後,唐高宗李治要求見一見那個曾令他魂牽夢縈的女人武則天。衝破重重阻礙,他們終於見麵了。他簡直不敢相信,站在他麵前的這個身體健康,麵色紅潤的女子就是武則天。

武則天迸發出美麗驚人的容光,眼含秋水,麵若春桃,雙頰的淚痕更為她增添了幾分哀而不怨的風韻,恰似蓮花出水。她頭上戴著黑色的布帽,遮掩了她被削淨的光頭。她穿著灰色的布衣布褲,綁腿纏得整齊而簡潔。雖然是一身出家人的打扮,但還是掩飾不住她青春的美麗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