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 3)

林一達說完,嶽池笑了下,對杜光輝說:“光輝書記是心痛高玉同誌吧,不過,再怎麼辛苦,在外麵招商總比在裏麵好。這可是一達書記的關心啊!”

“那也未必。我是擔心高玉的性格,是不是適合招商。”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物,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讓她幹,她一定能幹好,這就叫合適。不讓她幹,她沒有機會,這就叫不合適。”嶽池說著,李長也跟著笑了。

“會後,請李長同誌和光輝同誌找高玉談一下。”林一達摸了摸額頭,停下來,對組織部長彭鬆林道:“進入下一個議題吧。”

彭鬆林把麵前的筆記本推了推,然後打開文件夾,翻了幾頁,才道:“根據市委主要領導的指示和目前的幹部隊伍情況,擬對部分縣直單位和鄉鎮人事進行小範圍調整。我們拿了個初步意見,請大家討論。”

這意見,在之前的書記辦公會上,已經過了一遍。杜光輝沒有參加,他請假了。到現在為止,一般情況下,他盡量不介入人事問題。這是他的一個原則。有一些掛職幹部,到了地方後,逐漸地陷入了地方的許多矛盾之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過問了人事。人事是最複雜的。說起來,一個縣,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但是在一般幹部的心目中,最重要的還是人事調整。議論人事,評論人事,調侃人事,揣測人事,是很多幹部茶餘飯後的必修課。幹部們攏到一塊,最喜歡打聽的也是人事。某某位子空了,應該是某某人來當。不過,也有可能是別的某某人。某某人後麵是縣委某領導,甚至是市委某領導與他很熟。民間組織部因此形成。而且,奇怪的是民間組織部往往猜得很準。這裏麵,一個原因當然是用人導向問題,民間組織部的猜測,也是在充分揣摩領導意圖的情況下進行的。另一種更深層的原因,還是來源於高層。高層領導透露的口風,或者某些幹部自己有意識地造造聲勢。有好幾次,就有人在杜光輝麵前探聽口風。杜光輝隻是一笑,“我是掛職的,不問這事。”

一次說了,人家不信;二次再說,將信將疑;三次又說,沒人再問了。

這次人員安排其實也就兩個位子能引起常委們的興趣。一個是人事局長,一個是企業局長。人事局長吳昕,兩個月前被查出得了癌症。目前正在醫院治療,他自己要求不再擔任人事局長職務。原來的礦產局長淩穆,調到省礦產局了。這兩個位子,在桐山都算是最好的位子之一。特別是礦產局長,有人形容是半個縣長。桐山是礦產大縣,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來源於礦產,礦產局下麵管著大大小小的一百多座礦山。而且,礦產局下設的安全局,對於各個礦山來說,更是意義非凡。這樣一個大局,也可以說是桐山經濟命脈的大局,局長人選自然是至關重要。書記會上,林一達和李長,也就人選發生了爭執。林一達推薦的是現任城關鎮的書記程漢。而李長認為程漢為人過於衝動,不適合於幹礦產局長。他推薦了現在的宣傳部副部長徐亞輝。徐亞輝在到宣傳部之前,是底下一個鎮的黨委書記,現在在宣傳部是常務副部長。

書記會因為杜光輝不參加,隻有兩個人,因此失去了表決的作用。林一達甚至有些懊悔,應該拉著杜光輝參加書記會的。那樣就可以表決了。三個人,就不會成為平手。少數服從多數,這是我黨的一貫原則。書記會一表決,李長再有什麼想法,也不能再說了。他頂多隻能是保留意見。

兩個人的書記會,最終給常委會帶來了兩個提名,程漢和徐亞輝。

這兩個人,杜光輝都算是熟悉。他剛到桐山,參加抗雪時,就在城關鎮,就與一臉在大胡子的程漢打過交道。後來又因為藍天木業的事,在一塊吃過幾次飯。這個人雖然長著一臉大胡子,說話咋咋呼呼的,但是,卻極有分寸。而徐亞輝,因為同在縣委大院上班,自然少不了有所接觸。特別是礦難事故處理期間,徐亞輝負責外來媒體的協調。這個人遇事冷靜,沉著,協調能力也強。但是,杜光輝不太看得慣的是他身上的那種官氣。大概是在鄉鎮當一把手時間長了,說話也是官腔官調的。一開口總是一個“啊,這個……”不過,要往深的想,杜光輝對這兩個人,都不是十分地了解的。

彭鬆林將程漢和徐亞輝兩個人的情況都介紹了,林一達放下手中的茶杯,“哼、哼”了了兩聲,道:“礦產局是桐山最重要的縣直單位之一,因此對礦產局局長人選,縣委高度重視,慎之又慎。書記會上,我和李長同誌也是反複掂量,最後決定向常委會提交兩個同誌的提名。這也是充分發揚黨內民主,進一步增加幹部任用透明度的一次嚐試。應該說,這兩個同誌,各有所長,也都還存在一定的缺點。程漢同誌在城關鎮工作多年,城關鎮一直是桐山經濟總量最大的鎮。特別是近幾年,民營企業發展較快,招商引資也有了很多突破。而且這個同誌,勇於開拓,有魄力。徐亞輝同誌也在基層幹過,又有縣直工作的經驗,作為礦產局長的人選,也是十分合適的。請常委們認真地思考,發表意見。特別是光輝同誌,書記會你請假了,常委會上可得……”

“這……我對桐山的幹部情況並不熟悉。我還是先聽聽吧。”杜光輝撇開了。

“啊,是吧?”林一達似乎有些不太高興。很顯然,他剛才那一段對兩個提名人選的評論,已經表明了他自己的態度。他希望杜光輝能沿著他的思路,支持他一下,肯定一下程漢。杜光輝是副書記,雖然是掛職的,真說出了話,還是有分量的。可是杜光輝偏偏說先聽聽,這不是……

杜光輝沒有做聲。剛才他說話時,手機上有短信。他打開手機一看,是黃麗的。黃麗說:我明天回省城,想和你談談。你在嗎?

明天?明天,杜光輝本來準備到窩兒山的。那裏的千畝茶園都正處在管理期,他想上去看看。最近一個階段窮忙活,已經有快兩個月沒上去了。高玉說秋天窩兒山上正是最美的時候,一是請杜書記去看看風景,二來也嚐嚐老百姓們專門為杜書記留著的野味。現在,縣裏已經決定高玉來招商辦當主任了。下一步,窩兒山茶園的管理,也得提前安排。

杜光輝稍稍頓了下,就回複黃麗道:明天我在家。等你!

黃麗怎麼這個時候突然回省城了呢?那她這一個多月,又在哪裏呢?

嶽池就坐在杜光輝的邊上,這會兒,他掏出手機看了看,然後清了下嗓子,“我來談談我個人的意見。這兩個同誌都是很不錯的同誌。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工作作風,都是很出色的。但是,礦產局長隻有一個,必須作出選擇。我覺得……我覺得程漢同誌更適合些。”

嶽池這話一出,第一個感到驚訝的是李長。會前,李長曾給嶽池打過招呼,讓他在常委會上,“適度地支持”一下。嶽池也笑嗬嗬地答應了,可是現在……

李長拿眼剜了嶽池一眼,可嶽池正低著頭。李長的目光也就隻能對著他吹得光滑滑的頭發了。

“其它同誌也說說,說說!”林一達一邊接著秘書倒過來的茶水,一邊道。

“那我來說說吧。礦產局是我縣經濟大局,這個局長不同於一般的局長。剛才一達書記也反複地強調了這點。組織部提名的這兩個人中,我對徐亞輝同誌更熟悉些。這個同誌作風嚴謹,工作紮實。特別是在重大問題上,有思想,有頭腦。而且,他在鄉鎮呆過,在宣傳部也是常務副部長,各方麵工作經驗足。因此……”宣傳部長楊成喝了口水,繼續說:“因此,我同意徐亞輝同誌。”

一比一。

林一達的目光又有些煩燥了。李長望著天花板,會議室裏一下子靜了。

林一達正要說話,手機震動著。他看了下,就出門了。嶽池給杜光輝遞過支煙,笑著問:“湖東那個李雪李主任,跟簡……是不是有?”

“有什麼?”杜光輝想,嶽池這人也太敏感了。

“有什麼?你不清楚?”嶽池道:“我可看得出來,那眼神,唉!哈哈,說說,說說而已。那個簡,可是……”

“嶽縣長哪,這可不是一般的事啊!”杜光輝說著,想起魯迅先生的那句名言:

想著想著,他心裏便有些想笑了。

林一達再進來,先是望了李長副書記一眼,然後問:“大家還有什麼意見?都沒有了?那好。李長同誌,你也說說吧?”

李長搖搖頭,林一達說:“那好!對於礦產局局長人選,綜合大家剛才的意見,特別是組織部的考察意見,我建議由徐亞輝同誌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