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玄燁生活並不如意,他得不到父母的慈愛,少年時期的生活是很苦的。真正給予他慈愛的,真正關心他的,隻有孝莊文皇太後。孝莊文皇太後成了他的嗬護人。孝莊文皇太後真是負責任的長輩,玄燁病愈回到皇宮後,孝莊文皇太後把玄燁接到自己的慈寧宮,進行嚴格的教育。她指定自己的侍女蘇麻拉姑親自照看。
蘇麻拉姑是孝莊皇太後同族的蒙古人,自幼隨侍孝莊文皇太後,陪嫁到滿洲。孝莊皇太後尤其喜歡蘇麻拉姑聰明好學的精神,在玄燁小時候,蘇麻拉姑是照亮他的太陽。小玄燁最初的學習多是靠蘇麻拉姑的幫助。
玄燁偶然得到幸運神的光顧。因為董鄂妃所生的小皇子夭折了,董鄂妃也沒有再生育,順治皇帝沒有了別的念頭。順治皇帝對玄燁的態度有所好轉,所以,這一次孝莊文皇太後提出把剛出完水痘的玄燁接回宮來,順治皇帝立刻就答應了。
在玄燁很小的時候,孝莊文皇太後就看出,自己的這個孫子玄燁聰慧懂事,燃起了因為自己的兒子順治皇帝帶來的失望的心緒,她的心裏又燃起希望之火。
坐在永福宮寬大的鳳床上,孝莊文皇太後想,當年自己唯一的兒子順治皇帝也曾是自己唯一的希望。
孝莊文皇太後被譽為清朝的國母,這位來自科爾沁草原的蒙古族人牢牢把握著清朝這隻航船航行的方向。
讓我們回搠一番孝莊文皇太後的身世。當年年輕美麗的孝莊文皇後是皇太極的次妻,順治皇帝的母親。她深明大義,雖不曾垂簾聽政,但有遠見卓識,曾經輔助過順治皇帝,但是現在看到目光短淺、胸無大誌的順治皇帝,她的心都涼了。
順治皇帝自從董鄂妃死後,便魂不守舍,無心治理朝廷之事,使朝廷諸事陷入癱瘓之中。
現在他躺在養心殿裏,精神萎靡,身體瘦弱,目光呆滯,活像個即將要枯死的活屍。自己在六歲繼位,由於受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壓製,處於傀儡地位,心情一直沉鬱苦悶,那時候自己在鬱悶中度日。
他遂從宗教中尋找解脫。他先是從西方的天主教中尋找力量,到二十歲時,又對佛教感興趣,他召集了很多高僧到京,讓他們進宮大談佛經,闡釋佛理。他甚至請高僧為他起了個法號叫“行癡”,並尊稱那些高僧們,自稱“弟子”。
這些事情在孝莊文皇太後的幹預下,都得到遏製。順治皇帝從此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想到這裏,順治皇帝無奈地翻了個身,又繼續心思起往事來。
順治皇帝一想起自己的婚姻,就痛苦地閉上眼睛。
順治皇帝與皇後不睦,好在又遇到同他談得來的董鄂妃,但是,老天無眼,心愛的董鄂妃如意地為他生了個皇子,有不幸去世了,小皇子也不幸夭折了。
唉,真是雪上加霜,痛不欲生的順治皇帝更加消極厭世,萬念俱灰,身體受到很大的刺激,隻能整天躺在養心殿裏。
順治皇帝當年曾經是莊妃唯一的希望,她為此費盡了心血,甚至於犧牲自己的美色。而今自己的希望卻暗淡成這般模樣,這怎麼不使孝莊文皇太後傷心呢?
順治皇帝躺在養心殿裏,回想著自己慘淡的一生。
現在,頭發花白的孝莊文皇太後坐在永福宮裏,看著幼小的玄燁,想起自己的兒子,那個置朝廷於不顧的順治皇帝,心潮澎湃,不覺歎起氣來。自己的一片苦心終成東流之水。
當年順治的擁立多麼艱難啊,簡直比上天還難。順治皇帝原名叫福臨。
當年福臨才六歲,當時的朝廷形勢很嚴峻。其時皇太極已經駕崩,戰功累累的皇長子豪格擁兵自重。手裏握有大權的多爾袞對皇位虎視眈眈,還有多鐸、阿濟格、莽古爾泰等都對皇位垂涎已久。從這麼多實力派人物手中,贏得皇位給自己隻有六歲的兒子,真是難上加難。
孝莊文當年被冊封為永福宮莊妃。她的姐姐也被冊封為關雎宮宸妃,她的姑姑被冊封為清寧宮皇後。
當時莊妃冷靜地分析了形勢。讓自己六歲的兒子這裏起決定作用的隻有多爾袞。而皇長子豪格是最大的攔路虎。莊妃用自己的美色穩住多爾袞,設法讓皇長子豪格置於不義之地,逼他自裁,從而除去最大的對手。
多爾袞是皇太極的親弟弟,他手握兵權,而且戰功卓著,與其弟弟多鐸等人形成一股極強的政治勢力。無論從哪方麵來說,奪取皇位是穩拿的事,天下隻知有攝政王,不知有順治帝。他要廢帝自立,易如反掌。
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深深地愛著皇太後。多爾袞以攝政王之尊出入內宮,如履平地。時年太後年方三十一歲,正值盛年,不甘寡居寂寞。而攝政王多爾袞隻比太後大兩歲,而且太後既有誘人的美貌,又有機智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