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級災難性大地震。此次地震強度之大,波及範圍之廣是曆史罕見的。汶川大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在地震發生後,人們在第一時間想到災區人民需要救援,需要醫藥、帳篷、食物等物資。於是,人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積極捐款捐物,為災區人民奉上自己的愛心,這愛心迅速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這愛心催人奮進,支撐著災區人民勇敢地麵對災難。

在這場災難中發生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在災難來臨時,人們感受到了什麼是愛,有些愛甚至不惜用生命來詮釋。這些愛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心痛。

救助人員發現時,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這是世上最偉大的死亡姿勢:她雙膝跪地,身子前傾,雙手著地支撐身體,成匍匐姿勢,身體被壓的變形,成為人與大自然抗爭的雕像。後來,救援人員在她的身子底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人們小心翼翼地清理開她身上的廢墟,從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著的孩子,約三四個月大,娃娃沒有受傷,還在安靜地睡著。醫生準備給娃娃做身體檢查,發現被子裏有一部手機,屏幕上有一條媽媽留給娃娃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手機在人們中間傳遞著,每個在場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是營救廢墟下的兒子?還是要把壓在兒子身體上老伴的屍體切斷?一個是骨肉,一個是風雨同舟四十年的至愛之人。麵對這樣的抉擇,68歲的老人王感強不知道該怎麼辦。最後,他作出了此生最艱難的選擇:切斷老伴的身體,把兒子救出來。

當地震發生時,我們正在教室上李老師的政治課,伴隨著轟隆隆的聲音,教室劇烈搖晃,同學們都嚇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李老師大吼了一聲:"快跑!"同時飛快地為我們打開門,拉著推著我們趕快往外逃。當時整棟樓房已經搖搖欲墜,給我的感覺是房子就要垮了。為了能讓更多的同學逃出去,李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抵擋住已經變形的門框,可一個人的血肉之軀怎麼能夠承受得住五層樓的重量,李老師被垮塌下來的樓房壓在了下麵,房屋倒塌的那一刻,李老師還拚盡全力將一個學生推了出來,學生們安全地出來了,而李老師,我們偉大的老師卻倒在了垮塌的房屋下,獻出了她寶貴的生命,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一個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飽含深情,不忍將亡妻棄之野外,將其身體與自己綁在一起,用摩托車載著她前往當地的太平間。在極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給妻子些死後的尊嚴。有媒體稱,這是大毀滅後存在的人性象征。無數網友為這個男子的舉動感動落淚。有網友對他的一往情深感佩至深而賦詩:"娶妻入門背進門,同命相憐送君塵。欲哭無淚心流血,單車無助送歸程。"

……

愛,在我們麵臨挑戰時,能夠給予我們力量;當我們遇到挫折和痛苦時,能夠給予我們溫暖;在我們感到孤獨和無助時,能夠給予我們希望。愛是生命的火焰, 沒有它, 一切將變成黑夜。

本書中的所有故事均來源於汶川大地震的真實場景,讓您在閱讀之餘深刻體會人世間那份無與倫比的大愛,使您的心靈為之震撼。

編者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