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初現(1 / 2)

燕山山脈。

燕山山脈西起洋河,東至山海關,北接壩上高原,努魯兒虎山,西南與太行山相隔。南側為河北平原,高差巨大。

灤河切斷此山,形成峽口,自古為南北交通孔道。

壩上高原也稱為壩上地區,壩上有一縣域稱作豐寧。

這天正是除夕,大日已經過了中天,高原上藍藍的天空點綴著片片白雲,雖然寒風淩冽,城裏城外也是萬家歡樂,孩童們在小攤兒上買了摔炮,呲花等玩意兒三五個一塊兒玩鬧,大人們拿著本縣特色剪紙貼到窗戶和門邊上。家裏有橫梁的,在橫梁上掛上一組喜箋,在炕上貼上炕圍花,家家戶戶俱是熱鬧無比。

且說縣裏有條潮河,潮河西岸有個白雲峽穀,又叫白雲洞。

峽穀天然隻有一道山門,別無其他路徑,山中有寺廟寶華寺,有道觀青雲觀,有尼庵隱仙庵,正是此地著名風景“三寺”、“六山”、“九景”、“十二洞”中的“三寺”。

山門前有個索橋,橋上走著一個背包男青年,他穿著厚厚的白底印花羽絨服,背著一個雙肩包,包裏沒裝多少東西,看起來空蕩蕩的。

青年頭上亂糟糟的頭發顯得有些油膩,羽絨服也不太幹淨,看著風塵仆仆,似是個雲遊的人,這青年走到管理處門口,掏出身份證,隻見身份證上姓名欄寫著秦芩二字,青年做了個買票登記手續,便向內走去。

近年來人民富足,國家富強,雖是除夕,山上也是有不少本地人,大都以青少年居多,春節之際,很多老年人都是待在家裏看電視,尤其是年年電視台都要放一遍的老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老人也愛看,娃娃們也愛看,無論是看多少遍,都不覺得膩。年輕人也都想出來走走,有不少就直接開車來了白雲古洞,在春節氛圍籠罩下,也是挺覺得熱鬧,喜氣洋洋。

那叫秦芩的青年,走到路邊一個石凳前準備坐下,石凳在兩棵樹中間空地處,樹上都是空蕩蕩的隻剩樹枝,跟著梟風呼呼作響。

秦芩左手抓住左肩肩包背帶往外一撐甩到胳膊外,右手撈緊右肩肩帶趁勢往右邊一甩,坐下的同時,就把雙肩包放在了雙腿上,然後打開,從包裏拿出一張地圖,一張空白畫卷,能看到包裏還有一些上香用的竹香,雙肩包兩邊的網帶裏,各有一瓶礦泉水,地圖是新買的,畫卷是和地圖一起買的。

秦芩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買空白畫卷,隻是現在年輕人買東西比較隨便,看見東西覺得想買了直接就買,屬於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買,非要問為個為什麼,答案有兩個字,想買,非要杠著問為什麼想買,答案又有兩個字,有緣,非要杠著再問,緣分前麵加個期限,一萬年?

秦芩甩了甩頭,腦袋裏這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想象,高度生活娛樂化把大批俺這樣的無誌青年催化成了冷笑話段子手。

他低頭打開地圖,看了一下路線,就開始奔著地圖所指青雲觀走去。

他不是本地人,今年20來歲,大專畢業,人生閱曆還算可以,別看年紀不大,也創業過兩次都失敗了,後來又去給人家打工做銷售,年前把工作辭了,想趁著春節多轉一轉,就和爸媽告了一聲,爸媽在電話裏也是千叮呤萬囑咐,末了還催了一手好相親,秦芩滿口答應回家就相,然後就帶上個行李箱和書包,前兩天漫遊時來到此地。

到本地後秦芩找了個賓館,又隨手打開手機觀看旅遊熱點,看見本地旅遊景點裏有這麼個白雲古洞,然後往下一看,好家夥,山上有佛寺,有道觀,還有尼庵,挺全的嘛,還有白骨洞,無底洞,小西天,這算小半個取經路了吧?

秦爺這回也走走取經路。

然後就樂嗬嗬的開始準備了,秦芩心中有了興趣,就去買了地圖,又在山下買了些香,順便買了張順眼的空白畫卷,空白畫卷上左上角印了個章,隻是不知道是故意還是在潛意思裏,秦芩都沒注意過這個章,好像這個印章不存在似的,其實,他就算看到了,也不認識印章上的古字,古字也不知道是什麼字體,也斷然查不出來。

秦芩走著走著,人氣兒越來越少,一條石階小路彎彎曲曲向上延伸,兩邊山石俱是聳高,拔地而起,各台石階邊角石縫處都有三兩顆枯了的無精打采的雜草,雜草見間偶有一線青綠抹襯著,石階牆壁上間隔著一定尺寸鑿了一個個大鐵釘,一條鐵索貫穿而下,是給人停靠用的。

秦芩氣喘噓噓的歇了會,心裏想著,這路又窄又長,上去走完還有力氣下來嗎?然後搖了搖頭,打開礦泉水瓶喝了兩口水,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繼續往上走去。

他看不到的地方,在他的背包裏,隨著他的走動,那張圈疊起來空白畫卷上印章裏的古字,顏色一點點變深了起來,雖然變化很是細微,但是節奏越來越快,隨著畫卷印章裏的字體開始發生變化,白雲峽穀上方天空中有三個方位各開始出現了一個黑點,黑點裏麵是純黑色的,外麵隱隱透著金光,同時開始延伸出兩條黑線,黑線外麵同樣有薄薄的一層金光,如果從天上往下看,三個黑點的下麵,正是那一廟,一觀,一庵,三條黑線最後會彙聚成一個三角,隨著黑點開始延伸,蕩漾出道道漣漪,漣漪過處,在山間降下了一層迷迷茫茫的黑霧,黑霧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