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坦然麵對得與失
人生這部書,是兩支筆寫成的。一支書寫如意時的歡樂,一支書寫失意時的沮喪。隻有這樣,這部書才能有精美的故事,才能經得起品味。
人生在世,需要珍惜別人,同時也需珍愛自己。人生在世,會有許許多多的希冀、期盼與夢想。然而,有許多的時候,它們不會成為令人陶醉的現實。
希望大路平坦筆直,卻常有蜿蜒和崎嶇。希望播種後能五穀豐登,卻常有蟲災、冰雹和暴雨。
人生恰似一載重的大卡車,由如意和失意兩個車輪支撐,如果隻有一個輪子,這車就不能前行。失意像深秋裏帶寒意的風,雖不如春風和煦,不如夏日熾熱,卻能把果實吹紅;失意似磨石,雖能把人的靈魂磨痛,甚至使其滴血,卻會讓人豐富自己的生命,不至於變得低能。
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風浪中,船沉了,唯一一位幸存者被風浪衝到了一座荒島上,每天,這位幸存者都翹首以待,希望有船來將他救出。然而,他盼到“花兒都謝了”,還是沒有船來。為了活下去,他就辛辛苦苦地弄來了一些樹木枝葉給自己搭建了一個“家”,每天,他默默地向上帝祈禱著。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當他外出尋找食物時,一場大火頃刻間把他的“家”化為了灰燼,他眼睜睜地看著滾滾濃煙消散在空中,悲痛交加,眼中充滿了絕望。
第二天一大早,當他還在痛苦中煎熬時,風浪拍打船體的聲音驚醒了他——一隻大船正向他駛來。他得救了。“你們是怎麼知道我在這裏的?”他問。“我們看見了你燃放的煙火信號。”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感悟:人的一生,總在得失之間,在失去的同時,也往往會另有所得,隻有認清了這一點,才不至於因為失去而後悔,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快樂一些。
生活中,人們都是喜歡得,不喜歡失,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句話說: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可見,隻要正視人生必要的喪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潔;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麗。那麼,如何正視人生必要的喪失呢?
對於得失,我們的態度要坦然。所謂坦然,就是生活所賜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屬於你的,就不要自尋煩惱。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憂,憂而不慮。該得則得,當舍則舍,才能坦然地麵對得與失,找到生活的意義。
人生這部書,是由兩支筆寫成的。一支書寫如意時的歡樂,一支書寫失意時的沮喪。這部書才能有精美的故事,才能經得起品味。人生是立體的雕塑,不是平麵的彩圖。隻有如意,沒有失意,人生也就蒼白。戰勝失意就是為了如意,要如意就必須衝破失意的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