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鯊膽大亨”鄭裕彤——從珠寶大王到地產大亨 9.鯊膽作風,寶刀未老(2 / 2)

1994年,鄭裕彤接受采訪時說:“我時常跟年輕一輩說:欠債就不是家財。我比較保守,不喜歡背太高的債。”鄭裕彤承認兒子搞的負債比率高了些,他認為8∶2的比率合理,至於7∶3,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1992年,鄭裕彤還有引起銀行界、證券界關注的行動:5月份,新世界發行零息債券集資6.91億港元;發行九五認股證集資1.62億港元。兩項相加,合計8.53億港元。經過一係列增收減債行為,新世界的負債率,已離較合理水平為期不遠了。

出售資產,屬於非正常收入,隻能作權宜之計,而非遠景發展之途。因此,新世界在減債的同時,又積極投資,重心在新世界的老行當——地產。鄭裕彤重出江湖,就抓住地產不旺的時機增購市區土地和新界農田,以彌補土地儲備的不足。到1992年初,發展中的地盤達17個,完成後將有600萬平方英尺的樓宇可供出售。其中最大一項,是與香港興業(注:新世界持該公司16%權益)合作發展新界荃灣中國染廠舊址,將興建價值七八十億港元的住宅屋村。

作為投資用途的,隻有尖沙咀文化中心及新世界中心之間的空置土地,地麵為花園,地下則有4層商場及停車場。這是香港惟一發展中的特殊投資物業計劃。新世界根據財政現狀,對重投資物業、輕發展物業的一貫方針,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鄭裕彤說,以後以哪種物業為重,則要看公司狀況及市場趨勢。

鄭裕彤重出江湖,步步化解,新世界贏得財經分析家的好評,大大恢複了股東股民的信心,促使新世界終於跑贏了大市。

薑還是老的辣!鄭裕彤寶刀未老,絕招未老!

【創富經】慎重選擇接班人

據博思艾倫谘詢公司的報告,全球CEO的平均任期從1995年的9.5年已銳減到7.6年,並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縮小。而2/5的CEO還沒幹完18個月,就被迫出局。

近兩年來,世界500強的CEO頻繁地發生更換同樣說明了一個道理,選錯接班人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

管理學家們推崇IBM的“長板凳計劃”,企業界豔羨GE的“新人”計劃。但是,別忘了,讓IBM這頭大象跳舞的郭士納與“長板凳計劃”毫不相關,在成為IBM掌門人前,郭士納甚至不是IT人士。而GE曆時7年挑選韋爾奇,韋爾奇又曆時7年挑選出接班人伊梅爾特,7年時間,同樣阻斷了多數企業的生命周期的極限。更讓隻有二十多年“公司史”的多數中國企業望塵莫及。

中國的企業家應該慎重的選擇接班人,不能沿襲中國“富不過三代”的傳統。針對目前我國企業的狀況,選接班人有兩種基本途徑,那就是自己培養與外部引進。

內生還是引時,主要考慮三大類因素:一是外部環境、市場狀況、技術發展、競爭態勢;二是考慮企業現實發展情況、如戰略製訂與實施、發展階段與方向、管理體製與機製;三是內生接班人與引進接班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