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鯊膽大亨”鄭裕彤——從珠寶大王到地產大亨 1.“準女婿”從細微處見真知(1 / 2)

第六章“鯊膽大亨”鄭裕彤——從珠寶大王到地產大亨 1.“準女婿”從細微處見真知

◎英雄出寒門

1925年8月26日,鄭裕彤出生於廣東順德一戶貧寒家庭。父親鄭敬詒是廣州綢緞莊的夥計。店夥計中,有一個名叫周至元的大夥計,稍長鄭敬詒幾歲。兩人情如手足,患難成至交。巧的是,兩人的妻子幾乎同時“有喜”,遂“指腹為婚”。

鄭裕彤“夫妻”出生幾年後,周舉家遷往澳門,與另一位周姓朋友開了一家金鋪。金鋪投資額較大,據說周至元是靠“炒市麵”賺得合夥開業的第一桶金的。所謂“炒市麵”,即炒金炒銀炒貨幣,猶如今日炒股,“一夜暴富,一朝破產”司空見慣。

當時,也正是因為“炒市麵”,周至元與廣州的金鋪交往頻繁,由此而熟悉金鋪的經營,並起念經營金鋪。周至元在澳門開的金鋪取名叫“周大福”。

但時,鄭敬詒自身不得誌,便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省吃儉用送兒子上當地的小學。殊不知鄭裕彤不是求學的料子,未顯出特別的聰穎之處。

就在此時,1940年,日軍攻占中山縣石岐,整個珠江三角洲西部落入日軍的魔爪。這一年,鄭裕彤剛好小學畢業。鄭敬詒去澳門征得周至元同意,將兒子送到周大福金鋪做學徒。於是,15歲的鄭裕彤開始了由雜役幹起的學徒生涯。

自古英雄出寒門,誰會想到,這位商業奇才的鄭裕彤,卻是由當年社會最底層的百姓家庭培養出來的,而不是出自名門望族、社會名流等社會上層的家庭,這樣的事實擺在眼前不得不引人深思。

◎從細微處見真知

鄭裕彤在金鋪當雜工時,由於他機敏過人,做雜工僅半年時間,就被提升為金鋪正式學徒。鄭裕彤正式入行後,很快就掌握了坐店營銷的要領,而且十分癡迷地鑽研金銀飾品的經營之道。

當時,由於廣州、香港淪陷,有不少金鋪都擁到了澳門,一個小小的澳門,金鋪竟隨處可見,自然,由此帶來金鋪間的競爭十分激烈。鄭裕彤對本店的生意嫻熟於胸後,常常利用空閑時間,一個人溜到附近的金鋪,看別家是怎麼做買賣,有時一看就是大半天,時間久了,從中受到了很多啟發。

專門察看同行金鋪的生意經,行話叫睇鋪,周老板並不知道鄭裕彤睇鋪這件事,因此鄭裕彤經常遲到,而且常常不在店堂,逐漸引起了周至元的注意。

有一次,鄭裕彤上班路過一家金鋪,發現櫥窗裏擺放著好幾款新穎金飾品,不由得良久地揣摩起來,竟又耽擱了上班的時間。當他急匆匆趕到金鋪時,周老板已經在店內等候多時了。

此時,鄭裕彤卻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錯,戰戰兢兢地說明了原委,周至元知道了鄭裕彤經常外出的原因後,自然就不再責備他,反而更加信任這位其貌不揚的學徒了,把上街睇鋪的特權交給了他。

睇鋪,看似輕鬆,其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睇出人家經營的特色,還要把商品款式牢牢記在心上,否則就是白忙乎了。鄭裕彤每有新的發現,便把心得講給周至元聽,並且還會提出一些可資改進的方案,或者和金飾品製作師傅共同研製新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