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1.隻身帶著一千元到香港(1 / 1)

第三章“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1.隻身帶著一千元到香港

◎經商世家的熏陶

1929年,李兆基出生在廣東順德市的一個富裕家庭。其父李介甫當時經營黃金彙兌外幣的買賣,生意做得很不錯,因此家境十分富裕。

幼年的李兆基在父親的教導下,經常到“鋪頭”學習,對於做生意很快熟稔起來。他頭腦聰穎,表現出了很強的金融天分,很快就成了父親的得力助手。

一開始,他被銀莊的鈔票迷住了。你看,各種各樣,大捆小捆,出出進進。他想,什麼時候我也能賺上幾捆鈔票呢?漸漸地,他在業務上也入行了,兜裏也裝進了一些鈔票,有了最初的成就感。

愛動腦筋的李兆基不滿足於賺錢,他開始思索更深層的東西,研究身邊的經濟現象。比如,為什麼吃飯沒有鈔票不行,但這些鈔票今天可以買到一斤米,過兩天就連一兩米也買不到了。顯然,僅僅懂得怎樣賺鈔票還不行,要發財必須懂得繁雜經濟現象背後的奧秘。

父親的生意越做越大,等到李兆基小學畢業的時候,生意已經做到了廣州。這時候,人手不夠用了,李兆基便聽從父親的安排棄學從商,來到父親的身邊做起了生意,開始了他經商的傳奇生涯。

◎金融業發家,更看重實業

就在李兆基對銀莊的生意起了興趣,開始懂得怎樣賺鈔票的時候,由於時運世運,國事家事,文明轉型的災難迫使他重新建構了對於生活和世界的認知。八年抗戰終於結束了,可惜,隨之而至的並非真正歌舞升平的日子。麵對貨幣因時局動蕩而變為廢紙的浩劫,李兆基也對鈔票失去了信心,他覺得,鈔票遠遠不及實物有價值。

1948年的春天,銀莊呆不下去了,李兆基經過深思熟慮之下,毅然辭別了父母,帶著1000元錢隻身來到香港。年輕的李兆基有的是豪情幹勁,他相信靠著金銀業看家本領,一定能在香港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來。

靠著白己在銀莊時的經驗,李兆基先後在文鹹東街“灑利金號”等幾間金鋪和找換店“掛單”,買賣外彙和黃金,業務性質和他家的銀莊沒有什麼分別。早已練就了識別黃金成色成分成數專業本領的李兆基,非但不會被走賣黃金的水客占去便宜,而且心算越來越精確,對黃金市道走勢越來越有把握的李兆基,每次在一買一賣彈指之間就可以獲得一筆相當可觀的利利潤。

有了本錢之後,李兆基如虎添翼,開始做五金生意,搞進出口貿易,鈔票越來越多。這時候,錢對他來說已經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可不知為什麼,他對這些生意始終提不起興趣。可能是因為小時侯的經曆讓他知道,無論是什麼樣的錢幣,都可能隨政治的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而有保留價值的惟有實物。於是,李兆基毅然選擇了地產,走上了一條日後為他帶來無量前途的實業之路。

【創富經】對商業理解的越深,定位就會越準

“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正是李兆基的這種腳踏實地和胸懷大誌的性格,決定了他將變成一個在香港商界叱宅風雲的超級富豪。

在安逸中,在正常而又舒服的環境中,容易喪失鬥誌,習慣了安穩與平庸,就無法再次起航。事實上,這樣的時候應該學會思考,努力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對過去的失誤進行總結,準備下一次的騰飛。

創業就是要開創新局麵,因循守舊是創業的大忌。創業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與魄力,需要在作出決定之後義無反顧的前進。勇氣與魄力既是創業的支點,也是創業持之以恒的動力。

當然創業的勇氣與魄力並不是魯莽與衝動,它是冷靜思考之後的一種決斷。創業所需要的勇氣與魄力是一種由衷的自信,是一種萬事俱備之後的東風。我們不能盲目的舍棄現有的生活,一味的追求新奇與未知。創業不能意氣用事,需要從細節著手,勇氣與魄力是做決定那一瞬間果敢!

李兆基學會了賺錢,更看透的錢的本質——有時候它們不過是一堆廢紙。所以,千百遍思索之後,他把目光瞄準了更具穩定性的實業,躊躇滿誌地向地產業進軍了。這種冷靜分析和思考,對一個商人來說是最難能可貴的。

從更寬泛的意義上來看,一個人在創業、經商的過程中,對商業理解的越深,定位就會越準。因為,一個人一旦參透了行業本質,以及商業模式運作等秘密,就能透過繁雜的現象深入到商業的內核,作出準確、超前的決策,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