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傳遞著“士農工商”的等級序列。生意人是最被看不起的,他們隻是社會中的邊緣人物。戰爭來臨時,他們的命運也被裹脅到別的地方。因此,像霍英東這樣能夠利用戰爭賺得第一桶金,開啟一個新的旅程,確實是一件靠運氣的事。問題是,霍英東的命運足夠好,並且他也把握住了這樣的機會,所以為日後的發達做好了準備。
【創富經】經商要把握時代的大趨勢
無論你從事任何行業,都逃脫不了社會的大趨勢。如果想有所作為,必須把個人的誌向、奮鬥與社會大趨勢結合起來,把握其中的契機,才容易有更大的成就。
1950年代的朝鮮戰爭爆發後,香港成為中國聯係西方世界的唯一窗口。“西方國家對新中國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中國政府將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起來,暫時維持香港現狀,保持香港穩定,就可以將香港變為中國與西方國家保持聯係的一個通道,粉碎孤立、封鎖和包圍中國的企圖;同時,利用香港轉口港的地位,發展進出口貿易,保持中國的外彙平衡,亦是中國恢複和發展國民經濟的特別需要。”
在這個大背景下,許多香港人看準了發財的機會,冒險從事海上貿易,偷偷向內地運送物資,大賺了一筆。精明的霍英東很好地把握住了這次機會,迎來了一生中至為重要的轉折點。
霍英東參與運送聯合國禁運的物資到中國內地,應該說是不爭的事實,但真實、詳盡的情況卻始終不被世人所知。多年來,對自己這段海上貿易發跡的經曆,雖然不能說霍英東守口如瓶,但說他諱莫如深應不為過。正因為如此,霍英東的發跡史平添了幾分傳奇和神秘的色彩。
當時,霍英東的朝鮮戰爭生意應該是由販賣柴油開始的。而在具體做生意的過程中,他在維持利益的同時厚道經商,也是他的一個基本原則。他說過:“……再講朝鮮戰爭,要賺共產黨的錢,亦要講求合理。我記得當時有些人賣西藥,一些過期的西藥,搞得不少人吃了死亡。”
顯然,對於這種發國難財的做法,他是不恥的。而且,多年後,他與大陸政治領導人走得很近,成為名副其實的紅色資本家,應該離不開他當初在物資供應上的義舉。由此不難想象,他在朝鮮戰爭時賺的錢不會很多,至少不會胡亂開口要價。
“朝鮮戰爭給予香港人一個機會,就是暗中供應中國內地急需的物資,有些人就因走私而起家,今天可以躋身於上流社會之中。”霍英東無疑就是其中的一位,不同的是,他沒有被貪欲衝昏頭腦,而是在國難時刻表現出一位愛國人士應有的情懷和義舉,比起那些看似誘人的利潤,這或許才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