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傳遞捷報(1 / 2)

深夜的西京辦公室裏,肖躍校對完新聞稿的最後一個字之後,輕輕地點擊了發布。

從白頭村回到西京,再將資料歸納整理,最後輸出為一條不過千餘字的新聞稿發布到網絡,已經過去了好幾天。

隻不過這一次他心裏卻不像之前一樣感到如釋重負的輕鬆,反而愈發責任重大起來。

“肖哥,咱們這個稿子裏的觀點,可幾乎就是在跟世相頭條對著幹啊,你說能行嗎?”小吳在一旁準備著其他平台的發布,一邊隨口問道。

是啊,能行嗎?

這也是肖躍按下發布鍵後縈繞於心頭的問題。

倒不是害怕世相頭條會有什麼舉措,他們手中趨利避害的筆杆子總有出路,犯不著來尋他一個小小自媒體的事情,況且前有他打下的江山在,哪怕世相頭條就是動了心思,也不好操作。

他腦海裏無時無刻不在轉著的,是洪小元。

靠他一紙單薄的新聞稿,到底能不能將真相有效地傳遞到民眾眼中,又會不會被曲解成其他故事,肖躍不知道。

好在各方麵的反饋從第二天就給他帶來了好消息。

從肖躍發布這條——紀實:探訪九二六交通肇事案背後的故事——之後,一夜之間這條再度扭轉了事實的新聞便成為網友們微博上、朋友圈裏的常客。

就連許久都沒有動靜的檢察院官方也再度聞風而動,針對九二六交通肇事案又發布了一條消息——‘客觀冷靜,不忘初心’。

雖然照常沒有點名,但網友們卻早就從這條內容中解讀出了不少意蘊來。

有說檢察院這是默認了肖躍的考證有理有據,專門發博鼓勵的,也有世相頭條的粉絲說這是檢察院專門發博告誡自媒體不要想當然的。

小吳看著來氣跳腳,肖躍卻淡淡一笑,心思好像還不安穩。

“肖哥,新聞點擊量很高,而且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咱們的說法,你怎麼看著還不高興呢。”

肖躍沉沉點頭:“咱們的說法也隻不過是基於實地考察得出來的可能性,具體結果還是要以檢察院那邊調查為主。”

“……哪有那麼多可能性,我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肖哥你話也說得太謹慎了點兒。”小吳的積極性被潑了冷水,撇撇嘴說。

“這不是謹慎,是公正。”肖躍從椅子裏抬眼看小吳,嚴肅的目光讓小吳有些不好意思,“我們不是公檢法機構,事情全貌是什麼樣是要看證據的,如果帶著偏見去做事情,那你也隻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給洪慶國洗脫汙名也算偏見啊?”

“不論你目的如何,你在有傾向性的時候,就已經帶上偏見了。我們的目標一直都是盡可能接近真相,而不是要為了誰去犯案。你啊你,把這點牢牢記住!”

小吳尷尬地撓撓頭:“喔,嘿嘿……不過肖哥,現在能讓洪慶國從被世相頭條的胡說八道裏跳出來,也算是好事一樁,你這麼心事重重的是怎麼回事兒?是因為那孩子嗎?”

肖躍愣了愣,半晌才緩緩點頭:“是,也不知道這個新聞出來之後,能不能給他帶來一些幫助。”

“嗐,那有什麼難的,咱們跟劉老師那邊問問不就得了?”小吳一臉輕鬆,“實在不行,再去一趟拜縣就是了!”

肖躍沉吟著,片刻才說:“再等等吧,看看這兩天的情況。”

肖躍口中的‘看看情況’,指的是目前新聞的發酵程度以及網友們對此的輿論傾向。

平常他一般很少去在乎這些事,但現在多了一個懸係在心裏的承諾,這種看似稀鬆平常可以置之不理的事兒就變成了重頭戲。

一連又過去幾天,網友們對洪慶國的八卦討論漸漸地越來越少,有關白頭村的那個眷侶傳說也漸漸地失去了討論度,逐漸被行車安全和車隊規範化管理占據了熱度,甚至連帶著職工心理健康測評等都冒出了頭。

沒人去關注的事情趁著肖躍的新聞小小地出了一把圈,他這才衝小吳安排。

“成了,去拜縣吧。”

“還真去啊?”小吳驚訝,“前幾天不是說再等等嘛,我看這兩天也沒人討論洪慶國。”

肖躍卻坦然一笑:“都已經開始關注職工心理問題了,這就說明,洪慶國這件事情,我們的報道起作用了。”

趕在立冬之前得到這樣的結果,肖躍一路上心情都很愉快。

他還記得上一次帶著洪小元買書包的事情,孩子一身都被水潑得濕漉漉,如果放在冬日幹冷時,怕又要惹起不小的病灶。

車開到拜縣一中的時候,還是在那家軋麵麵館,肖躍撥通劉老師的電話。

沒上麵的功夫劉老師帶著洪小元急忙忙趕過來,來不及坐下就先劈頭蓋臉地問:“記者同誌,是調查有結果了吧?我看前一陣您的新聞稿發出來,還引起網上不少爭論,這段時間忙,也沒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