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進入大宋的書院。”老族長見秦朝感興趣,也不厭其煩的說道,“這天下最頂級的書院,大宋就占了五家,分別是嶽麓書院,應天書院,白鹿洞書院,嵩山書院以及石鼓書院。”
秦朝眼皮一跳,嶽麓書院,白鹿洞,應天,嵩山,石鼓這五家書院有些甚至後世都是著名學府。
“這五家書院裏麵人才濟濟,每一個山長都是真正的大儒,大學問家,周廣同和他們比起來,就像是個才入門的學子一樣。”
“至於遼國,西夏,甚至我們大理,也都有不少書院。”
“可名氣,遠比不上大宋。”
“而我們大理你若要進書院,隻能去一個地方,其餘過家家似的書院去了,也是給我們秦家丟臉。”
“什麼地方?”秦朝連問。
老族長麵色嚴肅,緩緩吐出三個字:“崇聖寺!”
“崇聖寺?”
秦朝心一跳,崇聖寺這個名字在後世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可是他另一個名字,後世卻是人盡皆知,那便是——天龍寺。
大理城,點蒼山,中嶽北。
便是崇聖寺。
《天龍八部》中講,大理段氏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為僧,都是在這天龍寺中出家,因此天龍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廟,於全國諸寺之中最是尊榮,每位皇帝出家後,子孫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獻裝修。
大理百姓也都習慣叫其天龍寺。
秦朝知道的卻是史傳中。
高升泰、孟述聖、郭敘真……所有大理頂尖的人才幾乎全出於崇聖寺,一陽指、六脈神劍……所有大理最上乘的武功亦出於崇聖寺。
秦朝甚至知道,在大理要想追求武道巔峰,天龍寺是必去的地方。
他人想要一挫大理威風,天龍寺也是必去的,《天龍八部》中鳩摩誌出山第一戰,就是挑戰天龍寺不無道理。
“孩子,崇聖寺是我大理國舉國支持的書院,一入書院,不僅衣食無憂,銀錢‘膏火錢’每月發的,比你爹娘一年賺的都多,而且隻要混夠個十多年,便可自動被授予級別非常高的官職,所以,這崇聖寺也是整個大理所有上進,有識之士夢寐以求進入的書院,你是聰明人,應該想得到這樣的書院,要進入其中,對人的才智,學識的要求有多高,朝兒你也是從小聰明,爺爺也不否認,可是,不是爺爺打擊你,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而能進入崇聖寺的,每一個都不比你笨,可他們進入的機率,也是萬分之一。”
秦朝眉一挑。
老族長語重心長:“爺爺心裏一直有個想法,就是送你入崇聖寺,可是別說你現在的學習態度,就算你一心一意,全力攻讀的努力下,能不能進,這機會都十分渺茫。”
“哦?”
秦朝忽然眼睛一眯,又笑眯眯的:“族長爺爺您的忽悠功底越來越深了,好了,如果沒事,朝兒先走了。”
老族長一愕,也有些頭痛了。
“孩子,爺爺真沒騙你,這樣吧,你這些日子不要走,爺爺讓你看一場戲。”老族長說道。
“看戲?”
秦朝掃了一眼旁邊專注的秦書經,想到了一點,連點了下頭。
秦老族長心中微籲一口氣,說實話,這次勸說秦朝,短短片刻,他感覺就像和人大戰三天三夜一樣累,老族長不相信自己的話這聰明的小孩子看不出那不是在忽悠,可偏偏秦朝的語氣神態話語,嘻笑之間,一切滴水不露,讓人根本就看不出他的真實心意。
“慧星七十一年一周期,多麼簡單呀,為何偏偏我們秦家,整個大理,甚至大宋都沒人發現?”老族長怪異的看了一眼正翻看書籍的秦朝,“有了這個發現,說不定五虎斷門刀的內功又能改進一點點。”
所謂的看戲。
老族長就是要讓秦朝親眼看著秦書經是怎麼根據一個簡單的‘慧星周期’這個新的知識點來改進內功的。
“隻要這次勸說成功,這孩子發憤學文,成了傳經人。”老族長眯著眼,以秦朝私塾中背文的記憶力來看,這下一代之中,秦朝是最適合做傳經人的,最大的弱點,就是這樣的人太少了,秦朝再聰明,沒有一個班子幫襯著,終究是差了火候,事必躬親說不定又是一個累死五丈原的諸葛孔明。
日子過去。
族裏很怪異的發現了一件事,秦老族長、秦書經開始閉關了。
秦書經閉關那是正常,這個神秘的傳經人動不動就閉關,可老族長,就算年輕時苦修武功,也從沒有閉過關,如今七老八十的,武功已經進無可進,居然閉關?
這閉關是在做甚麼?
老族長閉關也罷。
可更離奇的是,秦樂刀家的小王八蛋,據說這次狩狼節很神氣的小秦朝,也閉關了,而且是和老族長、秦書經一起閉關。
什麼事,閉關用得著才八歲的秦朝在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