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院子想散散心,微風吹動竹林,沙沙作響,顯得格外清涼,人也清醒了許多,漫無目的的挪著步子,不知不覺來到了王府一隅的未央殿。
此時殿門大開著,銀白色的月光徐徐散了下來,照得整個大殿透著一股朦朧清冷的氣息,美得讓人驚歎。
殿簷上的銅鈴被吹得叮咚作響,仿若仙境一般。此情此景,慕然突然有了跳舞的衝動,脫下鞋子,踩在冰涼的青石板上,揮動長袖,翩翩起舞,這隻舞,名為《月影》,此時,正好應景。
雲袖一擲,如行雲流水,飄然而過,長裙搖曳,姿態宛然,腰間的白色蝴蝶,呼之欲出,足尖點地,欲振翅高飛,青絲微浮,恣意盎然,大殿上也緩緩飄出了她的吟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複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
低回婉轉的吟誦,激越中透出幾分衰婉,殿外鋪灑開來的月色似乎便的更為清靜美好,偶聞的蟬鳴之聲也平添了些許恬靜的味道,每每吟誦這首詩,明歌總忍不住想要落淚的衝動。
明月易消逝,人也易離散,或許人生就是如此吧,也正是如此,輾轉千年,自己仍舊是一個人,難道,這便是躲不掉的宿命?自己就該永遠如此嗎?
空曠的大殿上,歌聲婉轉悠揚,和著飄然的回聲,讓人不禁深深的陷了進去,真是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
……
注釋:該詩詞選自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忽然察覺到暗處有人,輕劃的舞步驟然停止,慕然驚得猛然收腳,隻聽得左腳“哢”一聲,失去平衡的身子整個向後傾倒!
本以為迎接自己的必然是冰冷的石板,可就在落地的瞬間,腰間猛的一緊,整個人落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那人將她扶起,但環繞在她腰間的手卻並沒有鬆開。
眼前一陣眩暈,待回過神來,咫尺之距的那張臉映入了她黑白分明的眼瞳,借著柔和的月光,她看清了那個人的臉。
那是怎樣的一張魅惑眾生的臉,硬挺的劍眉下,銳利深邃的眼眸宛若一潭深淵,清澈,卻無根無底,雋秀挺直的鼻梁勾勒出一張線條分明的臉頰,堪稱完美,薄唇微抿,月光下,越發顯得冷傲,迷人,漆黑的眼眸此刻正帶著探究與疑問一眨也不眨的看著她。
而她,就這麼呆住了,忘了腳上的痛,忘了此情此景,甚至,連呼吸都忘了,心中的痛又再次浮上,自己就是這麼沉醉下去的嗎?
真的就這麼迷戀他的這張臉嗎?
第一次真正明白了什麼叫“心悸”,道如今,依舊是無法抵抗男人的這張臉嗎……
半晌之後,朱唇才微啟,喃喃自語般的問道“你跟著我?”
冥若凡先是眉頭一皺,心中暗道:她又想把我推開嗎?
看著她的眼睛,有那麼一瞬間的失神,他知道,乾木木對他並不是完全沒有感覺的。
然而他卻並不作答,隻是將薄涼的手指輕輕覆上她的雙唇,臉頰惡意的湊近她的耳畔,低吟般的反問了一句,“你說呢……若不是為了你,我為何要夜半三更出現在這種地方?”
溫熱的氣息撲向她的耳邊,略顯蒼白的臉瞬間緋紅,腦海中隻餘一片空白,完全無法再思考,惱羞於自己這種不爭氣的反應,可是卻又控製不住撲通亂跳的心。
似乎是察覺到懷中人的異樣,冥若凡湊得更近了,“木木,你真的……打算就這麼永遠都不再理會我了嗎?”邊說著,手指也離開她的唇,繼而轉向她發燙的臉頰,並緩緩滑向她修長的脖頸兒……
如果您覺得《冥若凡乾木木》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3/53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