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成功的法則 敢於承擔合理的風險(2 / 2)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當初全身心投入去研究電腦軟件開發,他也沒有預計到全世界的電腦會發展這麼快,而且他也沒把握自己能在這個領域中如此成功。

二次世界大戰時,艾森豪威爾將軍指揮美國和盟軍,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作戰,作戰準備了一年多,製訂了非常詳細的作戰計劃。在他發出命令進行總攻擊的前幾個小時,突然風向變了,變成了不利於盟軍登陸的風向。這時,他真的沒把握登陸會成功,但他還是拿出膽量照預定方案下達了總攻擊令,結果風向在進攻開始後,又轉向了有利於盟軍的方向,使登陸作戰順利成功。

現在稱霸世界快餐業的麥當勞,剛起步時也沒想到他們會有今天的成就。事實上,在它的早期階段,麥當勞有好幾次都進入經營的困境,差點倒閉。

幾乎所有做成事業的人或公司,都是負有冒險精神的。就像足球賽一樣,那些贏得冠軍、亞軍的球隊都是敢打敢拚,敢於臨門一腳大膽射門。如果球員隻是在中場傳球和帶球。到了臨門一腳,個個都怕射不進而畏縮不敢冒險,那麼這個球隊就是“臭”,隻能擺弄花架子而不能得分。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每個進球得分,你會看出,很多進的球都是因為球員膽大,而三撞兩碰被碰進門的。

人生和踢足球是一個道理,不管你學問多深,學曆多高,經驗多麼豐富,如果你沒有臨門一腳射門的膽量,你就永遠隻能在足球場上跑前跑後,滿頭汗地去表演而不能得分。反正射門次數多了,進球的機會就多,為什麼不多射幾次?射門不進球你不會後悔,但不敢射門,肯定會後悔。

那麼,怎樣使自己原有的膽小謹慎的思維方式得到改變呢?膽量來自於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舉例說,前麵有條河,如果你趟過一次這條河,那麼第二次便會有膽量趟過去。

鍛煉自己的膽量要從小事做起,采用那種每天進步1%的原則,使自己一點點的改進。假如性格內向,最怕與陌生人講話,那麼,你今天製定一個計劃,在第一周每天隻與一個陌生人講一句話。比如說“你好,我好像在哪見過你”等等。在第二周,便要講兩句話“你好嗎?你是來這兒找人的吧,也許我能幫你點什麼”等等。由此類推,時間久了,與陌生人講話便成了你的習慣。

假如你在遇到問題時總是要聽你父母、兄長或配偶的意見後,才能拿定主意,那麼從今天起,先從小事上做起,不與他們商量而自作主張。如:你以前買鞋子或帽子也要聽他們的,那麼這次不與他們講,自己當家買下來,哪怕買錯了也沒關係。

在鍛煉自己獨立做事的習慣時,你會遇到很多失敗,甚至栽很多跟頭,不要緊,隻要你能從每次失敗中總結並吸取教訓,同樣的錯誤就不會再犯。世上關於成功者的一個秘密是:成功的人士比不成功者所受的失敗多過一千倍。因為他們栽跟頭多,學得就多,逐漸養成了自信、獨立和果斷的性格。而不成功的人,因為總是怕失敗而不敢做事,結果是一生都沒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