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保持誠實——贏得信任的基礎 步驟五:培養孩子誠實的品質要有技巧
理查德是一個隻有8歲的小男孩,但說謊騙人的本事卻很大。一個星期五的下午,老師給理查德的父母打電話,問他們的兒子這兩天沒有去上學是什麼原因。當時他的母親被搞糊塗了,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每天早上她都親自把兒子送到學校門口,看著他走進學校才轉身離去,他怎麼可能沒去上學呢?她覺得兒子逃學是不可能的事情。
晚上理查德回到家,無論父母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就是不承認自己逃學。沒辦法,父母隻好狠狠地揍了他一頓。最後,理查德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他最近幾天的“所作所為”。原來,每天等母親把他送到學校門口、轉身離開後不久,他便溜出了學校。學校附近有一家醫院,理查德上午就在兒科泡著,下午跑到內科待著。接連幾天,他就在醫院的各個科室門外閑逛。理查德說醫院裏人多,好玩兒,而且還不用學習,不用受老師的管教。他在那裏待著也不著急,反正書包裏有的是吃的和喝的,還有自己喜歡看的小人書。每天中午,理查德等學校放學了,就跟往常一樣來母親的辦公室吃中午飯,下午放學也是準時回家。如果老師沒有打電話,父母還一直被蒙在鼓裏。
做父母的最痛恨的就是小孩子撒謊,理查德的父母平時也沒少教育他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可是他仍然如此“輕鬆”地撒了謊。這件事情讓理查德的父母陷入了沉思,不知該怎樣讓誠實刻入孩子的頭腦。其實,這是缺乏技巧的緣故。
據國內權威心理研究所調查顯示,大約有50%的孩子從3歲起就有撒謊的陋習。在9歲的孩子中,70%以上的孩子有過撒謊的經曆。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的調查統計數據更加令人震驚,在美國7歲的孩子中,98%的孩子都承認自己有過撒謊的經曆。可見,孩子撒謊的確是一種令父母和老師頭疼的頑症。
中國古代那則家喻戶曉的《狼來了》的寓言故事,講的就是孩子因為撒謊而最終受害的事。可見在中國古代傳統教育中,人們也把孩子撒謊視為大忌。在現實生活中,孩子說謊是父母和老師最不能容忍的壞習氣。因此,作為父母應該掌握一些技巧,讓孩子改掉撒謊的惡習。
寫給父母
培養孩子誠實品質的4種技巧
著名哲學家羅素說:“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孩子說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孩子的謊言父母聽之任之、任其發展。話又說回來了,父母想要控製孩子說謊、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控製孩子說謊、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是需要技巧的,這些技巧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父母的言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所以父母不要在孩子麵前說謊,即使是善意的欺騙也不行。誠實是做人之本,父母要做到不論對人對事都真心誠意,這樣孩子才能坦誠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