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命借助挫折而不斷強大 44.“自虐”對於堅強而言有時是必須的(2 / 2)

它所強調其實不過是另一層意思:除非你死掉了,否則就決不可以放棄追求成功的信念。另外,成功與“成仁”之間並無時間限。也就是說,你有失敗的自由,但不存在放棄的自由。因為很多時候的放棄反倒是意味著真正死亡的到來。

以“死”相逼,人才能在強烈的求生欲望支配下迸發出巨大的潛能,才能將成功爭取到手。

放縱自己是滋生墮落的溫床,自我克製才是培養堅強的搖籃。古往今來多少成就大事者莫不是經曆了一番近乎自虐的自我加壓,才能夠從曆史長河中脫穎而出,成為後人敬仰的楷模。

戰國時期的蘇秦自幼家境貧寒,讀書對於他來說是一種奢望。然而,他立誌要成為一個讀書人,將來做大事。為了生活和讀書,他不得不時常賣自己的頭發和幫助別人打短工,湊了一點錢之後,他離鄉背井到齊國拜鬼穀子為師,學縱橫之術。

一年之後蘇秦認為自己學業有成,便迫不及待告別師友,遊曆天下,以謀取功名利祿。一年後不僅一無所獲,自己的盤纏也用完了,沒辦法再撐下去,於是他穿著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時,蘇秦已骨瘦如柴,衣衫襤縷。走進家門時差點被家人當乞丐轟出去,這副模樣歸來,自然得不到家人的善待。妻子、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還暗自譏笑他說:“這就是不守本分,去賣口舌的下場,真是活該!”

這番話令蘇秦無地自容,巨大的羞辱像刀子在絞他的心。他關起房門,不願見人,對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

“妻子不理丈夫,父母不認兒子,都是因為我不爭氣,學業未成而急於功利的緣故啊!”

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馬上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書籍,發憤再讀。

他每天研讀到深夜,有時候不知不覺伏在書案上就睡著了。每次醒來,都懊悔不已,痛罵自己無用,但又沒什麼辦法不讓自己睡著。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個不打瞌睡的辦法,就是名傳千古的“錐刺股”。以後每當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紮自己的大腿一下,讓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讀狀態。天長日久,他的大腿疤痕累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

母親見狀,心痛地勸他說:

“你一定要成功的決心和心情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這樣自虐啊!”

蘇秦回答說:

“不這樣,我會忘記過去的恥辱;唯如此,才能催我苦讀!”

經過一年血淋淋的“苦”讀,蘇秦很有心得,寫出了“揣”、“摩”兩篇。這時,他充滿自信地說:“這下我可以說服許多國君了!”

再度出山後,他大展才華,令人刮目相看,很快他成為國相並極力推行聯眾抗秦。

“不成功,便成仁”之誌讓他成為曆史上最有名的說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