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大營,石晗玉坐在馬車裏,牧北宸坐在對麵,靜靜地拿著一本書看,兩個人之間就算是不說話,偶爾抬頭牧北宸能看到石晗玉,都會忍不住翹起嘴角。
夕陽西下,兩個人下了馬車走在田埂上,石忠牽著馬車到附近村子尋找人家投宿。
田裏,玉米都已經結出來穗兒了,隻等著一個月左右灌漿、定漿後成熟,這些玉米雖說是粗糧,可怎麼都比高粱米要好很多了,再就是綠油油的地瓜田,許多村民都會摘下來地瓜秧充饑,所以在汜水河西,並沒有吃草根和樹皮的事情發生。
“外麵情況那麼嚴重,要不要接納一些難民進來?”石晗玉問牧北宸。
牧北宸搖頭:“暫時還不能。”
對於難民這一塊,石晗玉感受還是很明顯的,北地的難民打從去年冬天就沒有了,先前來的難民雖說看著不少,可也安置的下來,別的村子雖然沒有像石晗玉這樣都安置妥當和利用起來了,也發生過挺嚴重的衝突,可到底是現在平靜的很。
更因為時疫的時候汜水河西的百姓得到了及時的救治,也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災難,反正人心相對來說還是很安穩的。
但對於泗水河東,石晗玉是不了解的,從牧北宸的話裏判斷,那邊的百姓活得可是不容易的。
“那就等糧食收了後,你前麵攻城占地,我後麵帶著婦女們安撫百姓,總歸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石晗玉說。
牧北宸抬起手捏了捏石晗玉的耳垂,眼神裏都是寵溺。
兩個人又去查看了菜地,許多地方因為錯過了播種地瓜和玉米的農時,隻能種植一些蔬菜,石晗玉給牧北宸送來了不少菜種子,其中蘿卜白菜最多,這些看著不起眼兒,可石晗玉心裏是有打算的。兩個人也沒走遠,就在附近看過之後,準備回去休息,第二天還要趕路。
眼前的小村不大,村口坐著的老人家須發皆白,看到走過來的牧北宸和石晗玉,顫巍巍的站起來,問:“可是石三姑娘啊?”
石晗玉就知道石忠一定會這麼說,緊走兩步到老人家麵前:“是啊,老爺爺是在等我嗎?”
“對,對對,快跟我回家吧。”老人家轉身走了兩步,回頭看了眼牧北宸,到底是沒說什麼,在前麵帶路。
一路走到老人家門口,石晗玉和老人家也閑聊的一路,知道這一家人姓魯,如今家裏除了自己還有兩個兒媳婦和一個孫子媳婦,再就是三個孩子。
兩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都去了大營。
“您老就舍得啊?”石晗玉笑嗬嗬的問。
老人家歎了口氣:“實不相瞞啊,咋能舍得?咱們老百姓都怕事兒的很,可要是不去幫著太子殿下把江山安穩下來,咱們哪裏有好日子過啊。”
石晗玉扶著老人家,這是尋常百姓最樸素的想法,其實誰得了天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子安穩才行。
“我們命好,三姑娘給我們治病還給我們種子種地,別的不說啊,這救命的大恩可是要記下的。”老人家說著推開了大門:“快進來吧。”
石忠抱著一捆青草過來喂馬。
走進院子裏能聞到飯菜香味兒,石晗玉看著在灶房裏忙碌的婦人,不等開口這幾個人就出來了,二話不說先跪下了:“謝謝石三姑娘救了我們家孩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