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快樂一塊田地 煩惱往往是自找的(1 / 1)

留給快樂一塊田地 煩惱往往是自找的

生活中,人一旦被煩惱籠罩住,那他的生活將苦不堪言。煩惱到底躲在哪裏?我們又將如何擺脫煩惱呢?

一個年輕人四處尋找解脫煩惱的秘訣。

這一天,他來到一個山腳下。隻見一片綠草叢中,一位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悠揚的橫笛,逍遙自在。

年輕人走上前去詢問:“你看起來很快活,能教給我解脫煩惱的方法嗎?”

牧童說:“騎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麼煩惱也沒有了。”年輕人試了試,不靈,於是他又繼續尋找。

年輕人來到一條河邊,看見一位老翁坐在柳蔭下,手持一根釣竿,正在垂釣。他神情怡然,自得其樂,年輕人走上前去鞠了一個躬:“請問老翁,你能賜我解脫煩惱的辦法嗎?”

老翁看了他一眼,慢聲慢氣地說:“來吧,孩子,跟我一起釣魚,保管你沒有煩惱。”

年輕人試了試,還是不靈。

於是,他又繼續尋找。不久,他來到一個山洞裏,看見洞內有一個老人獨坐在洞中,麵帶滿足的微笑。

年輕人深深鞠了一個躬,向老人說明來意。

老人微笑著摸摸長髯,問道:“這麼說你是來尋求解脫的?”

年輕人說:“對對對!懇請前輩不吝賜教。”

老人笑著問:“有誰捆住你了嗎?”

“……沒有。”

“既然沒有捆住你,又談何解脫呢?”

是這樣的,生活中有很多煩惱都是我們自找的,是自己捆住了自己。好多人都這樣假設:假如變成這樣要怎麼辦?假如變成那樣又會如何?這樣做會不會變得更差呢?

麗娜就是一個成天無故擔憂、自尋煩惱的人,從小她便是如此,常常杞人憂天。出門總擔心自己會不會穿得太邋遢?對方會不會看輕自己?結了婚,有了小孩,她的毛病更是變本加厲,成天擔心她的小孩是不是生病了?會不會平安成長?

有時候,我們又何嚐不是如此呢?隻是每個人煩惱的程度不一樣罷了!

有時我們也會不自覺地為一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煩惱,而且常常抓不著頭緒地往壞處想。隻是我們經常會認為這隻是小毛病,不值得太重視,可是等到事態嚴重的時候,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仔細想想的確有點好笑,自尋煩惱有百害而無一利,再怎麼樣的憂慮都無法解決任何問題,隻會讓自己心情不好,想法更消極而已。可是為什麼許多人仍然會不經意地自尋煩惱,這主要是性格使然,也有環境因素的影響。

每當我們自尋煩惱之際,身邊的人大都會勸導說:“不要自尋苦惱,開朗一點,開心一點。”但不好的情緒還是會不自覺地湧起。煩惱的想法一經出現,我們便不由自主地陷入到更多的糾葛中,搞得整個人心神不寧。

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樂,有煩惱也是人之常情,是人人都避免不了的。但是由於每個人對待煩惱的態度不同,所以煩惱帶給人的影響也不同。通常人們所說的樂天派和多愁善感型就是顯然的區別。樂天派的人通常很少自找煩惱,而且善於淡化煩惱,所以活得輕鬆愉快,活得瀟灑。而多愁善感的人喜歡自找煩惱,一旦有了煩惱就憂愁萬千,牽腸掛肚,離不開、扔不掉,活得有些窩囊。其實人生大多數煩惱都是自找的,本來就沒有煩惱或者不是煩惱。比如說,有人當了幾年科長,想當局長,沒想到單位提了一個資曆遠不如自己的人上去了,於是就煩惱、不高興,卻不知科長這個位置也有很多人在羨慕,再說了局長有局長的煩惱,而且還未必比你科長的少呢!

人生中有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因為它們隻存在於自己的想象中,根本就不會出現。煩惱就像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在人們心裏,一不留神它就會出來網走我們的快樂和好心情,所以千萬不要自尋煩惱,也不用今天就急著解決明天的難題。因為人生每天都有每天的功課要完成,所以還是先努力完成你今天的功課吧!

心靈小貼士:

在生活中,我們的煩惱都是自找的,我們是自己捆住了自己。你能夠無事生非、自尋煩惱,同樣,你也能克服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