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活著就是幸福 幸福就在身邊
人生在世,誰都希望生活得幸福,幸福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擁有快樂的心情會感到活著是美好的,隻有理解了快樂的真諦,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人生。
幸福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是一種清澈美妙的內心感受。真正的幸福是生命本性的自然流露,來源於自己精神的內部,並不為外物所左右。
人有生理上的需要,所以離不開物質生活。盡管金錢能買到一切物質的東西,可以充實人的物質生活,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卻不是有了錢便能滿足的。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過得如何舒服,活得多麼安逸,而是要活得心安理得,快樂充實,充分地把生命的價值發揮出來。
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是來自不能用金錢去衡量的智慧和修養。金錢無法購得知識和學問,不能增進人的道德水準和涵養,這一點是絕對無法否認的;不然的話,富人豈不是個個都成快活神仙了。
在別人看來,你可能是幸福的、滿足的,也可能是不幸福的。
決定你幸福與否的因素隻有一點——你接受積極還是消極心態的影響,而這個因素是你所能控製的。
心理學家說:幸福與心態的積極與否密切相關。如果一個人決心獲得這種幸福,那麼就能得到這種幸福。而心態消極的人不僅不會吸引幸福,相反還排斥幸福,即使幸福悄然降臨到身邊時,也會毫無覺察,或者失之交臂。
有一則寓言說,有一個老人,在臨死前對兒子說:“孩子,我快死了,我希望你過上好日子。”
兒子說:“父親,你告訴我,怎麼才能使生活幸福?”
父親答道:“你到社會上去吧,人們會告訴你找到幸福的辦法。”
父親死了,兒子就出發了,到外麵的世界去找幸福。他走到河邊,看見一匹馬在岸上走,這匹馬又瘦又老。馬問:“青年人,你到哪裏去啊?”
“我去找幸福,你能告訴我怎麼找嗎?”
“小夥子,你聽我說,”馬回答道,“我年輕時,隻知道飲水,吃草籽,我甚至把頭轉到食槽裏,就會有人把吃的東西塞進我嘴裏。除了吃以外,別的事我什麼也不管,所以,當時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我最幸福的了。可是現在我老了,別人把我丟棄了。所以我告訴你,年輕時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千萬不要像我過去那樣。不要享受別人給你準備好的現成東西,一切都要自己幹,要學會為別人的幸福而高興,不要怕麻煩,這樣,你就會永遠感到幸福。”
這個青年繼續走下去。他走了很多路,在路上碰到一條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