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好活著是你的使命 你,就是這世界最偉大的奇跡
對於任何一個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生活”始終與他如影隨行。不會有人說他自己沒有生活。諸如穿衣、吃飯、睡覺、說話;愛人、孩子、親人、家庭;工作、同事、朋友、交際,這都是生活,這一切貫穿於每個人一生的全部。應該說,每個人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那麼,是什麼構成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呢?是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大部分人在麵對激烈的競爭時,常會顯示出措手不及的驚恐狀,在他們的心裏總是有著這樣的想法:“我能行嗎?”、“我比他有實力嗎?”等等。他們在麵對對手時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弱者,隨時都有可能被迫退出這場角逐。
實際上,生命與生活,一個是有限,一個是無限。至於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從他出生的那一刻,直到他死亡的那個瞬間,生活都不曾離開過他的左右。他們從始至終都在與生活進行著抗爭,有的人會將奮鬥進行到底,而有的人會對它妥協,還有的人就在奮鬥與妥協的邊緣徘徊。看看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我們就能發現,很多獲得成功的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刻苦和努力而改變了自己。他們都是從自己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特長,最終走向了成功。
正如梭羅曾經說過:“所謂的舒適生活,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類進步的障礙,有識之士更願過比窮人還要簡單和粗陋的生活。”
在一個小城裏,有一個叫王麗的姑娘,她從小就身患麻痹症。這種病狀會使人的身體失去平衡,手與腳會不聽使喚,顯得十分怪異。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正常的生存條件,更不要說什麼前途與幸福了。但她硬是靠頑強的意誌和不懈的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學,並獲得了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筆,抒發著自己的情感。在一次報告會上,一個學生對她這樣提問:“王博士,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在場的人都責怪這個學生的不敬,但王麗博士卻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麼幾行字:“一、我很溫和;二、我的皮膚很白、很美;三、父母是那麼愛我;四、我有特長,我會畫畫;五、我有一隻可愛的小狗。”最後,她寫道:“我隻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因此,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隻要我們具備了這種自己拯救自己的精神,那麼我們就能激發自己的能量,在失敗中奮起。
在震驚中外的5?12特大地震過去196個小時之後,王奶奶獲救了。在救護車上老人堅持要訴說出這與世隔絕的8個日夜裏,期間她心中的恐懼、絕望和憧憬。
原來,王奶奶是成都市新都區新民鎮人,是個居士婆婆,4月30日她來到了銀廠溝燒香拜佛。12號那天,她燒完香從廟裏出來時,和尚給了她一瓶礦泉水。結果出來沒有多久,地震就發生了。幸運的是,卡住王奶奶的那兩根沒有倒下的柱子給了她一片生存的空間。
在這期間,王奶奶手中的礦泉水和天上降下的雨水成了王奶奶的生命之水。最後礦泉水喝完了,雨水也停了,她又拿這個瓶子接自己的尿液以延續生命。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在這漫無邊際的黑暗中,同和她困在一起的兩隻狗成了她最忠實的伴侶:它們用舌頭舔淨了她臉上和腿上的血跡,用爪子輕輕地觸摸老人的身體,用身體摩擦著老人,在寒冷的夜裏給她溫暖。在接近最後的艱難時刻,王奶奶仍舊沒有放棄生存的信念,她想像著:“我和紅十字會簽訂了捐獻角膜的協議,如果我死了,角膜怎麼捐獻出去呢?”然後,她又在心裏思考著解決的辦法。繼而她又想到:“我的兩個小孫兒現在在幹什麼呢?”於是,老人又會在開心中想象著兩個孫子圍在自己的膝下,聽她講故事的情景……受困196個小時,王奶奶在沒有同伴,沒有交流的情況下依然好好地活著,她用用她的頑強和毅力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這些都告訴我們隻有在困難麵前,知難而進,才能有所成功,才能在關鍵時刻爆發出無可比擬的巨大力量克服困難,成就心中的夢想。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不幸常常是自找的。心理學家說過,幸福的感覺其實隻是一種選擇,一個人如果能夠學會選擇幸福,則人生處處有亮光;很多人感覺不幸,其實都是自己的心態所致,命運對待他們並不比他人苛刻。
溫馨小語:
在困難麵前,你隻有擦幹眼淚,仰起頭來凝望藍天,享受陽光,才會擁有幸福的生活,你的家人也會因此輕鬆愉快,世界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