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愛情接力:穿越千年的神話 穿越死亡的愛(1 / 1)

第4章:愛情接力:穿越千年的神話 穿越死亡的愛

英國,馬歇秋雷斯郊外的墓地,一塊墓碑上刻著一則《征婚廣告》,是死去的丈夫為他的遺孀而作的。

“我——約翰·費德斯頓,死於1808年8月11日。我妻——比爾·瑪麗亞,芳齡36歲,依舊年輕美麗。她具有一切好妻子的美德,希望有人能愛她,娶她。她的住址是本地教堂街4號。”

近兩個世紀過去了,沒有人知道約翰何許人也,也沒人知道瑪麗亞後來是否找到了意中人。但如今去墓地的人都要去看看約翰的墓碑。幾乎每一個去的人,都忍不住要對約翰脫帽致敬。

讓人們感動的是:這個丈夫對妻子無私而深沉的愛。

當死神向他招手時,他不是為了自己眼前的生命擔憂,而是為了妻子今後的幸福焦慮。可以想見,他是用怎樣驚人的毅力,克服了病痛的折磨,在痛苦的呻吟中,一字一句留下了這則遺囑廣告的。

這則墓碑上的征婚廣告也許是世界上唯一的,但也是不朽的。

還有一則故事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格拉商人海密斯的墓碑上就赫然刻著:“海密斯·大衛長眠於此,他哀傷的妻子繼承了他經營的水果店,店址在16號高速公路,每日營業到晚上八時。”

無疑,該遺囑表達的信息是,請關照關照這位哀傷的女人吧!果然,凡是看到這個廣告的人,都會油然而生憐憫之心,並決定盡快光顧一下這家小店,以自己的行為幫助她一把。

中國古時候有個秀才,相依為命的妻子不幸病故。一想到妻子跟隨自己受苦受累一生,秀才總感覺到不安,於是為亡妻寫了一幅挽聯:“苦我今朝,幸有薄命糟糠,猶歸天上;勸卿來世,未遇封侯夫婿,莫到人間。”意思是說,今生未能讓您榮華富貴,我深深歉意,假若真有來生,請千萬嫁個有錢有勢的人。

不料,就在秀才含淚整理妻子的遺物時,居然發現了一幅妻子在重病中早已寫好的對聯:“我別良人去也,大丈夫何患無妻,願他時重結連理,莫向新妻言舊婦;子依嚴父傷哉,小孩兒終當有母,倘他日得蒙撫養,須把繼母當親娘。”顯然,上聯是勸丈夫“必須再娶”,下聯是勸孩子“節哀聽話”——其寬厚,其溫暖,其責任心,的確讓人感動。(晚秋的戀情)

生命感悟

如此看來,遺囑也是人品的再現。品讀此類遺囑,我們能觸摸在漫漫長夜永遠熊熊燃燒著的、陪伴未亡人左右的驚心動魄的愛。

愛譜寫了人世間最大的“人”字,愛支撐著活著的人們堅定地走下去。

生死雖然可以隔斷一切,但卻永遠無法隔斷愛。為了愛你的人,請你學會忘記,試著快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