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全麵發展 3?孩子性格的培養至關重要(1 / 2)

九、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全麵發展 3孩子性格的培養至關重要

一項調查表明,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智力發展,他們最頭疼的是孩子的行為和性格問題。人們雖然常常議論孩子的性格,但是,許多父母對從小培養孩子性格的重要性,還認識不足。在許多家庭裏,重智力發展,忽視性格培養的情況,還相當普遍。

性格對孩子的能力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卡爾·威特認為,性格就是能力。如果一個人的性格開朗直爽,那麼他就會被很多人所接受,交往活動範圍廣泛,就有可能走向廣闊的人生道路。如果性格孤僻,他的交往活動就受到限製,做任何事情都難於與人合作,結果往往是半途而廢,就可能自己關閉了成功的大門,從某個方麵說,性格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良好的性格特征,需要培養。比如,嬰幼兒的認識發展水平,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嬰幼兒自製力的發展水平還不高。這些是嬰幼兒的年齡特點。如果不加強教育,任其自然發展,孩子不會產生關心他人、不會自製的性格特征。因此,對孩子的性格來說,不培養,實際上是負向培養,也就是讓孩子的性格特征朝著負麵的方向發展。

卡爾在教育小卡爾時,除了讓他學習知識外,更把優良的性格培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為了讓孩子具備各種能力和美德,卡爾一開始就從點滴的日常生活中對他進行長期的性格培養。

卡爾·威特認為,性格是在孩子的生命力與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孩子一生下來,根本沒有什麼直爽開朗的性格或孤僻內向的性格。性格是孩子的生命和作為生存能力而展現於外的一種姿態。

有的孩子性格直爽、開朗,有的孩子孤僻內向。卡爾認為孩子這些不同的性格既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孩子獨創的。當孩子的生命力作為現實生活能力而得不到充分鍛煉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與現實生活相脫離,從而無法適應社會。

其結果就會出現與原有天性不太一致的不良性格。

性格形成的過程,不像智力發展那樣明顯,不易出成績。因此,不僅孩子自己意識不到,家長往往也沒有意識到。比如,嬰兒出生後,在日常生活中,他的要求總是立即得到滿足,他就容易養成依賴性,缺乏自立的傾向。這種性格也不是家長有意培養的,隻是家裏人手較多,條件較好,是家長沒有意識到的客觀條件造成的。

性格是會改變的,而且會不斷地改變。生活環境一旦變化,人的性格也就相應地變化。這種性格的變化是由於適應不了生活環境的變化所造成的。

很多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壞習慣嚴加指責,並希望他改正。但如果不是反複正確地加以引導,其壞習慣就難以改變。

人的性格會改變,但性格的基礎卻是在早期生活奠定的。最初幾年的生活習慣,父母的態度,家庭氣氛,都會對孩子的性格特點潛移默化。因此,早期教育對孩子性格的形成特別重要。

在小卡爾的成長過程中,卡爾一直用愛護的目光去了解他的內心世界。以便在他煩惱的時候給予他及時的幫助。當他苦惱時,卡爾會想盡一切方法使他一吐為快。盡力讓他把煩事宣泄出來。他希望小卡爾能夠成為開朗而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