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讓你的孩子在社會上遊刃有餘 第十三章讓孩子多才多藝(3 / 3)

沒等狐狸的話說完,獅子早一把將狐狸按在地上,冷冷地說:“黑驢在陷阱裏是跑不掉的,現在我先帶你回去當午餐,晚上再來帶他。”

狐狸出賣朋友,沒有得到好結果。

小黑驢因為有樵夫搭救,才免遭大難,幫樵夫馱著柴下了山。每日仍吃著青草。

讓你的孩子畫起來

觀察內容孩子對繪畫的興趣。

發展目標培養孩子對繪畫的喜愛。

1在手工活動中學習繪畫

讓孩子玩玩兒染紙。通過折疊、印染等一係列活動,孩子感知了對稱,在繪畫時,他們對畫對稱物絲毫不覺得困難。再如用棉簽畫“串兒紅”前,先進行撕紙,有序粘貼活動。幼兒通過粘貼,對花形有了感知再進行繪畫也就很容易了。所以,當你再讓孩子繪畫的時候,孩子也就不覺得困難,也就對繪畫產生了興趣。

2在生活中練習繪畫

有些孩子愛畫相同的形象,始終沒有變化,時間長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這樣會影響繪畫水平的提高,對於這樣的孩子,首先應該去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這是幫助孩子在藝術天地裏成長的重要方式。舉例來說,帶孩子爬山、遊泳、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飯、洗澡、刷牙、睡覺等點點滴滴,都可以說是豐富孩子作畫感的源泉,孩子要透過親身的經驗,才能描寫出生動、針織、充滿情感的作品,這樣孩子也能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滿足。

在培養孩子繪畫興趣時,要適合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不斷找出不足,總結經驗,改進那些不利於開發孩子繪畫興趣的輔導方法,盡力按照科學的方法激發和引導。

孩子畫畫時父母不宜這樣做

(1)當孩子繪畫時,不停嘴地在一旁評論;

(2)追究每個細節是否合乎現實,並要求立即更正;

(3)當孩子要求繪畫用具時,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筆和紙的價格,不要浪費;

(4)不斷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環境的清潔,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為害怕批評而放棄繪畫;

(5)當孩子把作品送給父母觀賞時,不願痛快地進行表揚,總要重複“不要驕傲”之類的話;

(6)要求孩子達到尚無能力達到的繪畫技巧;

(7)不恰當地總是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你看人家×××比你畫得更好”,以為可以刺激孩子的上進心;

(8)過早地把孩子送去學畫成人畫,束縛其自有的豐富想象力;

(9)因為畫技尚不成熟而對孩子當麵諷刺挖苦;

(10)未經同意擅自處理孩子喜愛的作品;如果你不幸選擇了“是”,那麼你在對待孩子繪畫方麵真的應該“補課”了。

青蛙報恩

山下有一條彎彎的小溪,小溪旁邊長著綠油油的莊稼。

一天,一隻老虎到小溪邊喝水,猛然間聽到腳邊的草叢裏有什麼東西“呱呱”地叫了兩聲,緊接著附近許多地方也都傳出了這樣的聲音。什麼聲音這麼大?老虎尋找著。

原來是一隻小青蛙。老虎說:“喂,小東西,你憑什麼叫得這麼響?”

青蛙坐在那裏,兩隻鼓眼睛盯著老虎,毫不示弱地說:“哎,小怎麼了?你不要瞧不起我,我人小,胃口可不小,每天要吃一隻像你這麼大的動物呢!”

“閉嘴!”老虎凶惡地說,“我的爪子拍一下,就叫你變成肉餅!”

青蛙說:“虎大哥,你能欺負別的動物,可欺負不了我。以後咱們可以比試比試!”

“幹嗎等以後呢?咱們現在就比!誰敗了就給勝者當點心。”

青蛙想:我不能跟他硬碰硬,得想個好辦法再比。於是他說:“我今天唱了一早上歌,現在累了,咱們明天再比。”

老虎說:“一言為定。”就回山了。

這時,溪邊農田的主人來田裏幹活,他是一個和善的老人。青蛙把剛才的事向老人講了,請他幫忙出個戰勝老虎的好辦法。老人看了看四周,悄悄給青蛙出了個好主意。

第二天,老虎和青蛙的比賽開始了。雙方議定先比跳高。“一,二,三,開始!”青蛙剛數完一時,就跳到了老虎尾巴上。“開始!”的話音一落,老虎縱身一躍,跳得很高。可是青蛙借著老虎甩尾巴的勁,往上一躥,比老虎跳得還高。老虎失敗了。緊接著,他們又比跳河。青蛙又采用同樣辦法,戰勝了老虎。

老虎一看兩戰皆敗,眼看要被青蛙吃了,轉身拚命往山裏跑,青蛙也不去追趕。

逃跑中,老虎碰到一隻狼。狼聽了老虎的話說:“虎大王,你上當了,青蛙哪有那本事?走,我跟你去把青蛙弄死!”老虎心有餘悸,怕到時候老狼撒腿就跑,扔下自己被青蛙吃了。老虎就說:“那麼,我們倆用繩子拴在一起,就誰也丟不開誰了。”

青蛙見他們來了,老遠就對老虎喊著:“你總算回來了,在這兒等我一下,待我磨好了刀,剝你皮吃你肉!”又對狼說:老狼,你擒虎有功,到時我賞你一條虎腿!”

老虎大叫一聲“不好!”拖著老狼就跑,並把老狼當奸細吃了。

青蛙很感激那位老人救了他的命,就幫他抓吃田裏的害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