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秉持自我 14.眷眷親情,舐犢情深(1 / 1)

五、秉持自我 14.眷眷親情,舐犢情深

[HTH]原文:[HT]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縱做到極處,俱足合當如此。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頭。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HTH]譯文:[HT]父親慈愛,兒子必然孝順;哥哥友善,弟弟必然對他尊重。在家人之間即使拿出最大的愛心,也是理所當然的,誰也不會因之而有些許感激的念頭。如果給予者引以為榮,而接受者不忘對方的好處,那就等於把骨肉當成了路人,把親情變成了市井交易。

家人是這個世界上與我們血脈相連的人,在家人之間自有一種感情是無須理由亦不求結果的,這就是親情。親情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也是這個世界上最自然的力量。

當年蘇珊娜10歲,母親34歲。蘇珊娜想的是海邊有幢房子,母親想的是鑽石耳環。蘇珊娜憧憬家裏仆人如雲,手托銀盤,以巧克力、奶油糖、冰激淩侍候他們。母親並不知道怎樣放膽做大夢。她想的是一副每隻大約有半克拉鑽石的小耳環。

母親的夢先實現了。第二年她生日,父親就買了耳環給她。父親是察局督察,身材魁梧,人很聰明。蘇珊娜記得他不喜歡別的男人對母親多望一眼。

隻有盛裝外出時,母親才戴上那副耳環。家境不寬裕的時候,她說隻要有耳環,不必添新裝。不大景氣的那幾年,情況很壞。他們雖然還不至於挨餓,可是市政府發給父親的薪水,其中一部分是債券。耳環沒有了,蘇珊娜好久都不知道。耳環原來被母親當了。

蘇珊娜長大以後,母親給蘇珊娜看一張當票,說總要贖回來的。她擔心忘記去付利息。有一年,她果然忘掉,耳環就此沒有了。

母親倒沒有抱怨。就戴著那些一夾就行的耳環,是便宜貨。蘇珊娜也就忘記母親的夢想了。他們兄妹3人都結了婚,生了孩子。歲月催人,日曆一張張撕掉,好像落在草坪上的枯葉一樣。

這時蘇珊娜想起母親的夢想,不覺整整過了42年。母親已經76歲了,瘦瘦小小的,無複當年風采。她說手杖是她最好的伴侶,走到哪兒都少不了。有時孫子重孫的名字也會弄錯。

蘇珊娜把二老接到海濱去,蘇珊娜的房子在沙丘上,不很大,是幢小房子,就在防波堤後麵。沒有仆役,咖啡罐裏倒有奶油糖,母親說:“地方不錯。”

蘇珊娜送母親一隻小絲絨盒子。她手顫抖抖地接了,笑自己緊張。

“約翰,”她喊爸爸,“來幫個忙,我手笨。”

爸爸打開盒子,告訴她耳環很漂亮。“真漂亮。”他說。

母親吻蘇珊娜,摩挲她的頭發。她本來就喜歡哭。她把耳環戴好,說:“你們看看,我樣子怎麼樣?”

他們說,真漂亮。但母親自己看不見。她已經瞎了。

金銀首飾比不過父母的親情之愛。在人的一生中,比金銀更重要的東西也還有很多,比如親情。沒有了溫暖的親情,茫茫人海中,人會冷得發抖。而沒有了父母的愛,就算是擁有了所有的財富,你依舊感覺一貧如洗。

親情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的價值無法以金錢來衡量。給孩子金錢,不如給他一份彌足珍貴的愛,有了這份愛,以後再艱難的人生路他都可以從從容容地走過。

如果你以前還不理解父母對你的愛,還不懂得父母對你的愛,還不知道去表達你對父母的愛,那麼現在,也許你該對父母之愛的珍貴和神聖開始有一個新的理解。盡管當今社會受到了西方極端利己思想的腐蝕,我們身邊的許多愛在萎縮,在淡化,但是神聖的父母之愛,始終沒有褪色,從來沒有貶值。根本原因,在於這種熾烈而持久的感情,根植於每個為父母的心靈深層,是難以抑製的關心,是自覺自願的奉獻,它使父母和子女單獨的個體之間的屏障消失,它超越了隔絕與局限,超越了孤獨、疏遠和絕望。也就是說,在父母那裏,這是一種與生俱有的美德,是今世生命得以充實的活動。疼愛兒女的情感,融化在所有父母追求兩世吉慶的一言一行之中。隻有這種愛,才能使父母找到愛的幸福,也才能覓得愛的獎賞,因為愛兒女就是為人父母生命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