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太子連環計,欲除黨爭亂(1 / 2)

太子居所內。

崔臣又因向趙維桓獻策、獻出看似為國為民,實則bi反肖章的毒計,而與曹蒙昆大吵了起來。

兩個人的爭執,隨後由太子居所,一直爭到了朝堂上。

這兩位老臣子的爭執一明麵化,當即便讓趙維桓看清了一件事實:朝堂之上,不隻是有“高黨”。

曹蒙昆為首,出身刑部、大理寺、監察院、光祿寺、太仆寺和太府寺為眾官員,已形成了“曹黨”。

而崔臣的手上,則有宗正寺、禮部、鴻臚寺、樞密院、殿前司和秘書監的一種人等,助其形成了“崔黨”。

高、曹、崔三人領導的三黨,在朝議中是你來我往、各執己見,唇槍舌劍、鬥得不亦樂乎時。

趙維桓似是明白了,為什麼肖章選擇留書一封,然後玩起了失蹤。

肖章留給他的那封書信裏,不隻是對他說了一些諫言、建議,不隻是希望他至少不要追著自己不放。

在那封書信中,肖章痛批了黨同伐異、山頭林立,政敵環伺、各自為利的這種朝政弊端。

麵對這種弊治,肖章自知無力幫助趙維桓做出任何根治xing的改變。

所以書信中,肖章是請趙維桓“允臣暫避世間煩擾,尋一僻靜之地靜思良策。待臣歸來之時,定向殿下獻出安邦大略。”

在沒有看到三黨嘩鬧朝堂之前,趙維桓還以為,肖章是為了逃遁、遠走找借口。

此刻他親眼目睹三位老臣各為己見,實則各爭己利。

甚至發展到已經帶著各自的黨羽,紛紛擼起衣袖、竟然準備在金殿之上大打出手時。

趙維桓終於明白,肖章是想要心靜則明、旁觀則清。

是真的想去找個安靜的地方,為他想出一個根治黨爭的方略來了。

明白了肖章的這番用心,在滿朝文武眼看著就要真的發生群毆時。

趙維桓怒喝一聲,大內侍衛們頓時湧進了大殿。

伴隨著趙維桓一聲令下,崔臣、曹蒙昆、高仕群三人當場被拿下。

六部尚書中參與爭鬥的五位,亦同時被侍衛押著一起送去了京兆府暫押。

兩位宰相、一位前宰相。

說下大獄、就給下了大獄。

監國攝政王的這一舉動,著實在朝野間引起一片劇震。

這位王爺是瘋了嗎?

就算老皇帝趙喆,可都不敢對那三位老臣,做出這樣的舉動。

他難道不知道,將三位宰輔送進大牢,會直接搞得朝野間人心惶惶,搞得朝堂上人心不穩嗎?

趙維桓沒有瘋,他這樣做實際是先用“假癡不癲”與“擒賊擒王”之計,引動“圍魏救趙”和“打草驚蛇”之計。

使出這一套大號的連環計,趙維桓究竟意欲何為,又想得到什麼結果呢?

將三位宰輔送進大牢,趙維桓想看個清楚,到底這三人的黨羽這些人的黨羽都有誰、有多少人。

隻有將這三人黨眾全部吸引出來,然後逐一著皇城司去將之底細徹查清楚,他才能夠找出徹底解決這種製衡皇權的黨爭之亂。

趙維桓既想為穩固自己的位置、順利地繼承皇位做好準備。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更想在未來君臨天下時,多啟用一些像肖章一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