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了活著,就沒有什麼不能改變的。”
耳聽李寧兒之言,耿金玉道:“季老三不去改變,他就無法留在青竹莊,得到一份一年百兩收入的工作。沒有那份工作,讓那一家四口人,就無法在京城立足。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他做出改變,也是被生活所迫。”
被生活所迫,這是每個成年人,都必然麵對的情況。
這種情況,對於已經十八歲、自幼便成長在大家庭中的耿金玉而言。
幾年前,她便已能夠理解、明白。
但同樣的一個問題,豆蔻年華的李寧兒,卻無法理解。
“玉兒姐姐,為什麼為了生活,就一定要改變自己呢?”不解而問,李寧兒道:“我不改變自己,我的生活也挺好。我不改變自己,也沒有餓著、凍到呀!”
年少不知愁滋味。
李寧兒從小有父親溺愛、照顧,有一群師兄們嗬護。
雖說她也見到過攬月樓裏,種種的人間苦難。
可是在她的心裏,那些至少不用忍饑挨餓。
攬月樓裏那些姑娘們的苦難,她聽說過,卻根本無法想明白。
與李寧兒不同。
雖然耿金玉是大戶人家長大的,但她從小就喜歡與肖章等人在一起玩耍。
肖章的身邊,是一群什麼樣玩伴呢?
士、農、工、商,肖章自幼身邊人的出身就十分錯雜。
因身邊什麼人都有,整天跟在肖章身邊的耿金玉。
自然對人間冷暖、百姓疾苦,看到的也比一般人多。
看得多了,明白的自然多,感想也會更多。
這是她與李寧兒這種,自幼像在繈褓中長大的女孩,思想層次上必然不同的源點。
這種不同,沒必要、也不是三兩句話能說明白的。
隻能淡淡一笑,耿金玉道:“你還小,再過幾年。等你嫁做人妻、再為人母,就會明白生活的不易、活著的艱難了。”
“我都十六了,為什麼你和肖三哥哥,還總是把我看成個孩子呢?”再次噘起嘴來,李寧兒道:“還嫁作人妻、為人母呢!肖三哥哥的眼裏、心裏,隻有你一個人。我能嫁給誰,又能為誰去生兒育女呐。”
當著人家未婚妻的麵,直接這樣說話,等於是在向人家宣戰。
這本該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在耿金玉聽來,卻一點也不敏感。
且,因了解肖章心中想法,耿金玉更未感覺這是一種宣戰。
“傻丫頭,世上又不是隻有你肖三哥一個男人。”她依然淡笑著,口中道:“你現在隻是有些為情所困,有些近乎著魔。日後你遇上一個比他更好的男人,你還是會嫁人的。”
……
青竹莊內,一片繁忙的景象。
一對姐妹,正在閑聊的同時。
青竹莊外的樹林裏,兩個人在樹林中探出頭、觀望了一番。
“這青竹莊,居然還有哨卡。”其中一個人,探望中低聲道:“看來那肖章並非徒有虛名,還真是有點才幹和頭腦。”
“他何止是有頭腦。”
仔細觀察中。
另一人接話、輕聲道:“你看,他這哨卡有明有暗,每個哨卡都是三人同防。百步一哨、三百步一卡、環莊而立。如此布放,任何人靠近莊子,都會難逃瞭察。那廝何止是有頭腦,似乎也頗懂行軍布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