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鈴~鈴,坐牆角午休息的吳一被電話驚醒。
拿起電話,喂你好,對方,你是吳一吧?
我是銀行這邊催收的,你銀行逾期的欠款什麼時候還?
你再不還我們要起訴你拉,還要打電話通知你的父母親戚朋友。
吳一誠懇低聲到,您好,真的對不起,不是我不想還,我也想還上,但是我現在真的沒錢,一聽催收的說要打電話給父母。
吳一不可言喻的揪心,回想起父母的教誨,出門在外,不偷不搶,不違法,因為家裏窮,親戚們對父母的冷眼,父母看自己期盼的眼神。
為何如今走到了這個地步,不自覺流下眼淚。
年邁父母哪能受這樣的刺激,那樣會更使得父母在親戚麵前抬不起頭,母親本就心髒不好,父親身體也不好,吳一絕不能讓這種事發生。
父母操勞大半輩子供自己讀書,麵朝黃土背朝天,常年下地幹活最終落下病根。
吳一閉上眼深吸一口氣低聲說到,請再給我一點時間。我一定想辦法還上。
催收,那你想怎麼弄吧,我這不是在和你商量,是讓你還錢,你不願配合,你是不想還了是吧?
我沒說不想還,是我現在真的沒辦法,麻煩您不要給我父母打電話,麻煩您了,
催收,你不想還,那你等法院傳票吧,嘟嘟嘟對方掛了。
吳一蹲在地上雙手抱頭埋在膝蓋之間,回想起自己的點點滴滴,
吳一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父母自然也都是農民了,家中獨子就吳一一個。
聽父母說本來想多生一個,奈於家裏條件差,所以家裏也就生了吳一。
雖然家庭不富裕父母也沒什麼文化技能,但憑勤勞的雙手,也算能過活。
辛辛苦苦把吳一拉扯大,一家三口能吃飽穿暖,也算是幸福,餓不死終歸出頭。
畢業季到來,考上大學的吳一因家庭實在困難讀不起。
因此直接選擇了步入社會,他不怪父母沒能力,也不怨天尤人,懷揣夢想進入社會拚命努力工作。
但又是什麼讓一個二十來歲中二活潑開朗陽光,有責任擔當願意拚命努力的年輕人走到今天的地步呢?
進入社會吳一經一個老鄉介紹到了一家工廠上班,吳一的努力車間主任看在眼裏也知道吳一是偏遠農村出來的,不容易。
鑒於吳表現突出,頭腦清明,願意吃苦一年後車間主任就給了個小組長的位置,兩年就升到了拉長。
每月發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工資寄回家自己留三百塊錢生活費。
吳一的想法是,自己夠用就行,一方麵是減輕父母壓力,讓父母生活過的更好一些,一方麵是幫著家裏還債。
第三年由於車間主任的照顧,吳一漸漸的也認識更多的朋友,也見識更廣闊的天地,於是有了更遠大的理想,當初懷揣著夢想而出來,一是讓自己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而是讓自己父母在親戚麵前抬起頭,於是吳一開始慢慢存錢了。
當稍微有了點積蓄後,就開始四處打聽一些能賺錢的項目,偶然認識了一個朋友,認識不久這朋友說他其實也想幹一番事業。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吳一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沒過多久,朋友找到吳一說,我知道一個項目,一定能賺大錢,咱們合夥幹吧,然後向吳一介紹項目的林林種種,單純的吳哪經得起這種忽悠,也恰巧處於滿腦子都想賺錢想讓自己父母過上好日子的時候,於是,被騙個精光,人找不到,工作丟了。
理由是,項目進行到一般,資金讓吳一去銀行貸款,不然沒法進行。
吳一迫於無奈事情都到一半了,不能半途而廢,最終咬咬牙去銀行貸款,最後被朋友騙的身無分文,到現在負債累累天天被銀行催收。
想想自己現在,吳一淚流滿麵,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聽說工地工資高,白天工地幹工,晚上送外賣,可怎麼都堵不上銀行的洞,真是應驗了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從一無所有奮鬥到負債累累。
我該怎麼辦,吳一抱頭痛哭,那種發自於內心深處無助的哭。
吳一現在的內心是如果不是上有養育之恩未報,真想從這九層樓上跳下去一死了之。
正處於崩潰邊緣,牆體突然倒塌,吳一背靠的牆麵,由於剛砌沒多久還沒幹透。
被吳一一靠不穩倒塌砸在了鋼架上,鋼架散落一根鋼管彈起砸在後腦勺上。
還有微弱意識的吳一此時的想法是這黴能不能換個人倒?兩眼一翻昏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