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1 / 2)

江夏市流芳鎮,江夏市的南大門,東接鄂州,南通鹹寧,西臨長江,地處江夏“1+8”城市圈的南部樞紐,西與江夏經濟開發區隔江相望,北與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接壤,具有近距離吸納兩大國家級開發區的產業輻射的區位優勢。而且中國矽穀之稱的“光穀”也在其境內。有漢,回,苗,侗,壯,土家,滿,布衣,水,彝,蒙,白京,朝鮮,維吾爾,藏等16個名族,屬於江漢平原向鄂南丘陵過渡地帶,區境地形特征複雜,是中部高,西靠長江,東向湖區緩斜,水麵約占區總麵積39%。自2004年武昌區劃分至今,共轄7個街道,3個鎮,2個鄉,1個農場。分別是:紙坊,流芳,金口,鄭店,烏龍泉,五裏界,安山七個街道辦事處,豹澥,法泗,湖泗三個鎮,山坡,舒安兩個鄉及金水農場。由於武昌區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複雜的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所以這裏的居住情況撲簌迷離,所屬的流芳鎮通往武昌區的公交隻有一路756車次,平時出去也不是很方便,城鎮主要街道周邊環境仿佛落差十幾年,好似身處20世紀90年代。

鄂楚教育學院是一所二本師範類性質的學校,位於江夏市武昌區流芳街道辦。師生接近兩萬多人,校園占地2239畝,校內有兩棟圖書館,四個食堂,一個遊泳館,數不清的教學樓,硬件設施比較齊全,師資力量也算雄厚。校外街道白天時常塵土漫天黃沙撲麵,偶爾過往的汽車像一條條大型掃把一樣把滿是塵土的校外街道拖涮的草木皆兵疑竇叢生。於是,白天你總會在校內宿舍樓上看到校外炊煙嫋嫋,似乎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出了校園,朦膿之中隱隱約約看到學校出來的學生們在街道上捂著口鼻步履匆匆的疾馳跑過。汽車,學生,塵土,皆在奔跑。這樣的景象倒成了教育學院的一大特色。學校周邊各種餐飲娛樂設施乏善可陳,路邊建有少量塑料棚子搭起來的小吃店和簡單木板修葺的水果攤,七繞八拐的胡同巷子裏還有一些小型的二層旅館,酒吧和KTV。其中的小賴戶酒吧算是聲名遠揚,設施雖然一般,但價格公道,環境優雅,很受教院師生們的喜愛。小賴戶說是酒吧也不全是,一樓直進一扇普通的雙開藍色雲紋玻璃大門,後麵有一大理石櫃台,櫃台旁邊環繞著一些塑料旋轉高腳凳,老板娘坐在櫃台後麵磕著瓜子,看到每一位進來的客人都笑盈盈的打著招呼,然後起身招手讓一位女招待領著客人往裏走,隨著服務員逼仄的抖抖搜搜縮肩擠腳的經過一條狹窄過道,忽然轉個拐角眼前卻豁然開朗,一片亮晃晃的大堂,白色的琉璃吊燈,白色的雪粉牆壁,白色的玻璃桌椅,白色的陶瓷地磚,一片雪白的空間恍然籠罩著一個私密世界。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大堂邊角,梳理的錯落有致,界限用圍欄折疊整齊,中間地麵上對列擺放的十來個白色透明玻璃小方桌,小方桌旁邊配備的鋼琴白卡通情侶椅,衣著五顏六色花花綠綠的情侶,喝著飲料打情罵俏竊竊私語,一眼看去像穿花蝴蝶在一片仿佛白色山茶花的海洋裏倘佯,橫穿過這個夢幻的白色世界,也不知服務員如何拉開牆壁上一扇白色木門,展開的卻是類似亭子的過道,亭子中間兩根承重的黑色水泥柱子並排豎立好像一把砍刀似突兀的把整個前庭後院橫切成了兩個立體的魔方積木,走過亭子,後麵院子裏又有一堵花式幕牆,幕牆上纏繞著青藤藤的塑料爬山虎,牆壁上橘黃色的土磚花紋透著天然清淨綠中泛黃的味道,好似這寒冷寂靜的冬天裏萬物突然到這就一下活了,止不住的春意無邊。院子斜對麵留一人過道,從過道再步行到了牆尾轉角,一不鏽鋼螺紋式環繞樓梯盤旋似的向上斜著延伸,如一闌珊美女午睡剛醒,挺身舒臂含情脈脈嫵媚蔓蔓。等來到這,才不知不覺發現從酒吧一個過道挪移到另一個過道,恍然感到似乎自己沒動,好似過道在奔跑一樣,頗有點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