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雲誌掃完了庭院,就在院子裏找了個幹淨偏僻的地方盤腿坐下,開始打坐冥想。
打坐冥想看起來是就是坐在一個地方啥事不做,其實裏頭大有學問。
要知道武者不僅僅隻是學個武技,會耍劍花槍花就可以了。
武道中的一切技巧其威力都建立在武者本身的水平上。
武道宗師隨意一掌可斷金石,然而普通人也這樣對石頭猛打一掌能不骨折都不錯了。
隻懂一些看似高深的武技,而肉軀羸弱的,那也不過是花拳繡腿。
懂“四兩撥千斤”的高超技巧的武道大師確實不容小覷,可你若本就有千斤之力,何必來求個“四兩撥千斤”,直接“一力降十會”,來個“亂拳打死老師傅”就可以了。
何況懂“四兩撥千斤”的武道大師本來就不可能隻有那“四兩”的能耐,畢竟“四兩”的力能撼動“千斤”就已經很了不得了,正常人能通過技巧抵達的上限也就到這個位置。然而要是他們本身就擁有“千斤”乃至更上的力量,這個上限就會被拔高數十、上百倍甚至數千倍了。
因此高深的武技再加上強悍的力量,做到一拳打死水牛就不奇怪了。
那麼擁有一副強健的肉軀就成了武者的基礎,所以習武煉體就成了基本環節。
但是武技的強弱也不僅僅關係到肉軀本身的強度,還和“內力”掛鉤。
沒有內力相輔,再華麗的武技也沒了靈魂,就像劍聖拉不了刀光,大俠狗刨過河一樣,武技變成了單純的架勢。
正是深厚強橫的內力,讓虛無縹緲的劍風有了斬敵於十步之外的威能,也正是深厚強橫的內力,讓笨重的人體可以實現“水上漂”的神奇效果。
所以總結一下,習武之人必須要修行的功課有三:
武技、肉軀(外功)以及內功,若想成為真正的武道強者,這三者皆不可或缺。
當然這其中要排除少數走極端路子的奇葩,也就是所謂的“極道武者”。
他們選擇單修一項,並將之修至極致,有了同樣不遜色於三道同修的武者的實力。
但這種武者相當罕見,淩雲誌上輩子也沒見過幾個極道武者,而且他們的修煉方式比三法同修的武者更為苛刻,所獲得的實力提升效果卻也不見得比同修煉年歲的普通武者要多到哪兒去。
所以淩雲誌這邊是不考慮走“極道武者”這條路的,純修一道固然更容易在這一方麵達到極致,但比起多道兼修終究少了變通和手段。
在一貫追求“靈活”處事的淩雲誌看來,這是相當不劃算的。
所以淩雲誌這邊也不打算走什麼“獨木橋”,直接走人們都愛走的“陽關道”了。
畢竟這是能夠被絕大多數人認同的修煉路子,其實用性和可靠性是沒得說的。
而淩雲誌這邊進行的打坐,其實就是對內力的修煉。
內力的修行,也並不複雜,其實就是龜息吐納,通過打坐的方式,汲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
其中的道道雖然並不多,但修煉內功很講究環境。
首先環境不能嘈雜,畢竟打坐是要求靜心養性,不能在這過程受到幹擾,尤其是打坐狀態到了深處,人進入了“入定”的狀態,正在享受“天人合一”的神韻時,突然被一聲棒喝打斷,很可能會因氣息紊亂被衝出內傷,甚至走火入魔。
當然如果有高深的心經道典相輔,不僅可以加快進入打坐效率最高的“入定”狀態,還能大大減少走火入魔,氣息紊亂的可能。
而這便是淩雲誌閉目入定時,口中一直念念有詞的原因。